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透视
银监会:提高农户贷款资产质量和效益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2-07-09  浏览:59

  银监会近日公布了《农户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办法》指出,将进一步指导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农户贷款业务,强化风险管控,提高农户贷款资产质量和效益。

  7月6日晚间,银监会官网发布了《农户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办法》为适应农户贷款新特点,充分考虑了不同贷款需求特点,通过拓宽了法规覆盖的业务范围,强调保护农户消费者权益,注重提高农户贷款可获得性和便利性,重点强化风险控制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户贷款资产质量和效益。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推动农户贷款发展的关键在于放贷的持续性,可持续的核心又在于政府的扶持。”

  七亿多农业人口使得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成为金融体系关键环节,2012年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丽江农村金融改革和深圳前海现行试验区先后推出。截至2012年3月末,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余额33062亿元,比2007年末增长146.7%,占各项贷款的5.4%,占涉农贷款的比例达21.3%。

  此次《办法》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等小额业务基础之上,对于抵押、担保、信用等多种贷款方式一并进行了规范,并且将贷款具体化,包括农户大额、小额贷款,生产、生活贷款。

  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也将进一步提高。《办法》将丰富农户信贷产品并简化审批手续。如规定小额信用贷款采用“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动态调整”的模式,可实施批量审批、在线审批方式。在业务发展和内部管理上都将向农户贷款倾斜,并且通过阳光信贷、限时办结、贷款到期前预先提示借款人安排还款等措施保护农户消费者权益。

  《办法》重点要求强化风险控制,明确审贷与放贷相分离,强化贷后对账检查,并将要求建立贷款本息独立对账制度、不定期重点检(抽)查制度以及至少两年一次全面交叉核查制度等。

  赵锡军说:“目前农村市场化还处在农户贷款为主阶段,农户生产企业尚少。从早期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基金会到现在的村镇银行,农户贷款数额都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这也就导致了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利润极低,因此必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助力农户贷款可持续发展。”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