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透视
毛开云:河南破解“三农”难题关键在“干”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2-07-19  浏览:43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河南农民多,农耕时代长,河南人小农意识强;河南是农业大省、经济大省,但不是经济强省。河南要发展,要由大变强,必须尽快破解“三农”问题。如何破解,省九次党代会作出了战略抉择——走“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路已选定,目标明确,关键在“干”。

    河南应该干。多年来,中央的“一号文件”都是“三农”问题,河南是粮食主产区,如何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党中央、国务院寄予厚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能不能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河南的同志肩上是有责任的;温家宝总理连续九年到河南视察,每次视察的重点都是粮食生产。

    河南能够干。中国是农业大国,河南是中国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河南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日报》两次在头版头条予以报道:2011年10月23日,报道河南新乡探索发展新型城镇化路子的经验和做法;今年4月6日刊发《河南务实发展稳步前行》,全面阐述河南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渐入佳境。

    河南还要甩开膀子大干。发展如攀岩,越往上难度系数越大;难度系数越大,越考验河南人的胆识和气魄、能力和智慧。只要河南认准新型城镇化引领这条道路,坚持“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务实干、创新干、动脑干,“三农”难题一定能够破解。

    务实干,就是根据省情、市情、县情,从实际出发,决定工作重点,既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也不能搞大跃进,遵循经济规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抓而不实,等于不抓,要把务实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品格和一种责任。

    创新干,就是要先行先试,敢吃螃蟹,大胆实践。比如,新型农村社区就是河南的创新。去年5月底,“港澳媒体看中原”采访团到河南采访,香港文汇报总经理欧阳晓晴说,采访团走访郑州、新乡、平顶山三个地方后,发现了不少“新闻点”,最震撼的是在新乡看到的刘庄社区与祥和社区,刘庄社区可谓中国农村的一面旗帜,祥和社区则为中国解决农村、农民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示范样本。这样的创新多多益善。

    动脑干,就是要巧干,如何花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获得最大的收益和最好的效果;如何让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可以集思广益,广纳民意,吸收群众智慧;如何让党群、干群“心有灵犀”,可以运用亲情、友情、人缘、道德、经济等各种手段,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最近几年,笔者家乡四川宜宾的“春风精神”——“科学实干、顽强苦干、创新巧干、共同富裕”在四川全省推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知对河南破解“三农”问题是否有所启迪。但是不管怎样,笔者认为,河南破解“三农”难题的关键在“干”,目的也是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应该说与“春风精神”相通相融。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