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透视
齐齐哈尔日报:经济形势运行分析会“六个突破”解读之三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2-07-23  浏览:43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在“民生”当中,食物的数量和质量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物质基础,而所有食物来源农业产品,从这个意义上看,民以食为天,农业是根本。

  齐齐哈尔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绿色食品之都,农业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扶强一个产业、带富一方农民、壮大一县财力”。我市农业开发坚持突出地域特点、进行区域布局、实施产业开发,初步形成了优质粮基地、农业产业化、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畜牧业的布局,玉米、大豆、马铃薯、葵花、亚麻、乳品、猪禽、奶肉牛、绿色食品、特色作物种植的产业开发态势。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今年我市春耕生产在中央多项惠民政策鼓舞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组织下,广大农户种植积极性高涨,行动迅速,措施得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市完成播种面积3437.3万亩,同比增长0.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96.5万亩,增长0.6%。6月末,全市大牲畜存栏143万头,同比增长1.8%。

  虽然近年来,我市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收入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在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变过程中,由于现有的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一直上不去,农民收入增长不快。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市提出要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和农田水利化。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既是生产力的发展,又是农业运行机制的创新。搞好产业化,就要创新机制,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把企业与农户很好地联结起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大力推行“龙头+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各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体,切实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妥善处理好产、加、销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真正的产业化经营。以绿博会的举办为平台,培育壮大优质绿色农产品知名品牌群体,增强绿色食品之都的品牌功效。围绕农产品深加工,引进发展一批市场潜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大市。

  面对日趋激烈的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挑战,我市农业的发展存在着经营主体竞争力不足,生产、交易成本过高,农户投资能力太弱且获得的信贷支持有限等不利因素。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要加强农民组织化,这不仅仅是克服现有农业产业发展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较弱、科技水平滞后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也是提高农民政治地位、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措施。上半年经济运行形势分析汇报会上要求,在下一步的农业工作中,我市要加强各类农业合作社建设和管理,以农机合作社为重点,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围绕解决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加大服务扶持,在水利设施、协调贷款、科技项目、政策补贴等方面积极向上争取。吸取克山仁发、依安新兴等农机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发挥好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土地集中使用和其他生产要素向土地集中投入,提高土地产出率。在抓规模经营上,讷河的做法值得肯定,就是按照“十有”、“八统一”的标准,从1000多家合作社中选出50家重点扶持,创建省星级示范社。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确保粮食高产稳产的基础。在未来工作中,我市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有利机遇,以抗旱除涝为重点,多渠道增加投入,持续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推广好喷灌、滴灌等节水工程技术。富裕县今年就抓住了政策机遇,争取到的上级抗旱设施投入在全省最多。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