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唐宗焜
唐宗焜:罗契戴尔原则的诞生和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合作社
作者:唐宗焜     来源:作者赐稿     日期:2012-07-26  浏览:1309

(《合作社真谛》第三章)

  第二章论述了合作社定义、价值和原则,本章要回溯到160余年前考察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合作社的诞生以及它所创立的合作社原则,同时将描述这个合作社怎样从当年区区一个简陋小店开始成长、壮大,然后又通过同其他合作社的联合与合作,逐步发展到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服务门类最齐全的消费者合作社。上一章是对合作社原则的逻辑论证,本章要对合作社原则在实践中的诞生进行历史的考察,下一章还将追踪合作社原则的发展。

  为了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历史事实的原貌,并矫正我们国内过去对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合作社有关介绍材料的某些误传,本章直接引用出自英国业界的资料。其中,该合作社创始社员名单和原始章程的发现,对本章的撰写尤其珍贵。

  第一节 当年一家小店如今成为合作社“圣地”

  全世界第一个成功的合作社诞生以来,从19世纪到21世纪,已经跨越两个世纪。

  1844年12月21日,在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罗契戴尔,有一家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小店在一条被叫做“蛤蟆巷”(Toad Lane)的小巷里开张。这家其貌不扬的小店,它的制度却与众不同,正是因此而成了如今吸引海内外众多向往者“朝拜”的“圣地”。它的旧址,自1931年4月起就被改建成为罗契戴尔先锋社博物馆(Rochdale Pioneers Museum),馆内展示着这家小店当初的简单布局,陈列着它珍贵的档案、大事记和有关图片、实物等等。参观者在馆内或网上可以看到当年由两个大木桶架起一块长木板作为它的售货柜台的情景。它之所以成为“圣地”,不是由于任何宗教或者其他什么神秘的原因,而是由于这家小店是由一些穷苦工人作为消费

  者为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而联合开办的,它在实践中创造了一种新的制度,经过168 年来的世界性实践证明,这种制度对社会上为数众多的人群改善他们的经济、社会状况来说是行之有效的。这就是合作社制度。

  这家小店就是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Rochdale Society of Equitable Pioneers)。它的所在地罗契戴尔是位于曼彻斯特市以北12英里的一个小镇,那时居民大约只有2.5万人,而曼彻斯特则是当年英格兰的纺织工业中心。

  这家被命名为公平先锋社的小店,于1844年这一年中夜最长、天最冷的“冬至”这天周末晚上,在一间窄小的租赁来的旧库房里开张。当时它不仅完全没有一般商号开张那样的喜庆场面,相反,却面对着许多旁观者投来的怀疑眼神,更不乏与之竞争的私商的嘲笑。由于资本缺乏,一开始它出售的只有面粉、燕麦片、黄油和食糖这四种当时英国人日常生活最必需的食品,加上照明用的蜡烛,以后才陆续增加经营品种。1846年和1847年先后开始出售肉类和低档服装,1852年增设制鞋、裁缝业务,同时逐年增加当时英国食品杂货店通常出售的那些物品。

  该店开张时,它的顾客就是它的28名创办者和他们的家庭。这些创办者就是先锋社的社员。他们既是这家小店的主人,又是它的顾客;既是小店的所有者,又是小店服务的使用者。使用者和所有者的统一自始就是合作社的基本特征。

  从英国合作社联盟(Co-operative Union Ltd)保存的公平先锋社创始社员名单可以看到,这28 人中,有纺织工人16人,其中包括法兰绒织布工人8人、羊毛分拣工2人,以及粗纺工、整经工、花色设计者、动力织布机检修员、羊毛废物处理工和丝绸制造者各1人;此外,还有木工3人、鞋匠2人,以及工程师、裁缝、木版印刷工人、木屐匠、运煤船员、小贩各1人;另有一名后来移民新西兰的,他在1844年的职业未查明。这个名单,可以纠正我们国内不少文章称公平先锋社由28名“纺织工人”甚至28名“法兰绒织布工人”创立的以讹传讹的误传。

  小店之所以在周末晚上开张,是因为一周六个工作日,他们白天都要干活。这些人中,织布工人最苦,他们天天要弯着腰在织机上辛劳14-16个小时,而且当厂主拖欠他们工资时,他们还得忍饥挨饿照常干,以免遭失业的厄运。

  他们开办这家小店,当初并没有想开创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而只是要缓解他们所处的困境,满足他们现实的生活需求。他们作为劳动者(雇佣工人)和作为消费者,受到厂主和私商的双重盘剥。罗契戴尔在当时是工人聚居的小镇,那里的环境污秽不堪,有一半街道没有下水道或排水沟,小店所在地真是名副其实的“蛤蟆巷”。那时,这个小镇的婴儿死亡率极高,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只有21岁,比同时期全国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还短6年;市场上出售的食品掺假盛行,发芽的马铃薯也照样在市场上出售,缺斤少两更是司空见惯。这个小店是消费者自己的零售合作社,它的创建就是他们想改变这种艰辛处境的尝试。小店之所以取名公平先锋社,就是表明它要坚持以公平价格、准斤足两向顾客即它的社员出售不掺假使杂的纯净食品(那时英国政府尚无食品安全的规定,先锋社率先自动保证供应安全食品);“先锋”的英文“Pioneer”一词有“拓荒者”的含义,他们自称“拓荒者”,就是决心在市场经济中尚未有人开拓成功的荒野里垦殖出一片他们自己能够立足的生存空间,依靠他们群体的力量争取把市场交易的谈判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二节 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合作社

  公平先锋社的成立,鼓舞了与其创始社员有同样命运的人们,经过一年时间,社员人数就由28 人增加到了1845年末的74人。然而,那时社外居民大多还是持观望态度,1846年社员人数只增加了五六人。他们持观望态度是有缘由的。首先,早在公平先锋社之前至少半个世纪期间,英国就出现过不少形形色色的合作社,可是最终都失败了。罗契戴尔当地,就在先锋社所在地的同一条街上,1833- 1835年间也有过一家合作社,同样未能幸免于倒闭。所以,大多数居民对合作社还心存疑虑。其次,先锋社创办初期,由于资金少得可怜,小店几乎没有商品库存,正如当地一家私营店主嘲笑的那样,用一架独轮车就能把它所有的存货推走;它不得不随购随卖,与邻近私营商店相比实力确实微不足道。而且,因为进货批量很小,进货时价格和品质选择余地也非常有限,合作优势一时表现尚不明显。这些因素无疑限制了零售合作社对私营商店的竞争力,减弱了它对社外居民的吸引力。这样,1846 -1848年该店度过了三年经营相当艰难的时期。

  尽管如此,社员还是亲身感受到了合作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坚定地支持自己的合作社,有些住家离这个小店较远的社员也坚持到该店购物。日久见真情,零售合作社的优越性终于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在1847年市场物价暴涨期间,该店仍坚持平价销售,更增强了社员的信心和合作社对穷苦居民的吸引力。先锋社社员人数在1847年末增加到约110人,1848年末达到140人;1849年和1850年加速发展,年末在册社员先后约有390人和600人;以后四年平稳增长,1851年末约有630人,1852年末有680人,1853年末有720人,1854年末有900人;1855年末又迅速增加到约1400人,1856年末有1600人,1857年末有1850人。从1844年末到1857 年末13年间,社员人数增加了65倍。此后再经过20余年的发展,到1880年,社员人数已突破1 万人。随着社员人数的增加和分布地域的扩大,先锋社陆续增设了零售网点。

  该小店最初只有每星期一和星期六晚上开门营业。以后,随着经营业务和社员人数的扩大,业时间逐步增加。到1851年,已经能够做到每天都全天营业。

  先锋社也及时抓住了一些机遇。例如,在它成立5年后,当地一家储蓄银行倒闭,先锋社就吸引罗契戴尔居民把钱存到合作社里来,使自己得到了融资机会,促进了合作社零售业的发展。

  公平先锋社在开设合作社商店以后,还把帮助社员解决住房困难作为它的一个目标。1861年,当地开设一家罗契戴尔房地产公司(Rochdale Land and Building Company)注册为私营有限公司,目标是要为劳动者建造“档次稍高的住处”,希望它的大部分股份为预期的房客所认购。但是,由于土地和建筑成本高,尽管它建造的25幢房舍都是小型的,普通工人还是感到太贵。1867 年,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开始建设合作社的不动产,在5个街区建造了84 幢房子,其中两条街分别命名为先锋街和公平街。1869年,它接管了罗契戴尔房地产公司。到19世纪末,公平先锋社已拥有300幢房子,并成立了合作建房协会(Co-operative Building Society),成为缺房社员所需住房的主要出租者。租户既是建房协会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又是建房协会的管理者。

  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的成功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示范效应,它成为英国各地消费者合作社仿效的模式。经过短短7年时间,到1851年,全国就已经有零售合作社130个左右。而据1861 年统计,英国消费者合作社社员人数已有48184名;到1880年,更增加到50多万人(如上所述,同年,先锋社社员人数超过1万人),20年间社员人数增长约10倍。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1900 年,在英国,注册的合作社已达1439个,社员170万人,比1880年社员人数又增加了两倍多。

  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无论在英国或世界上都不是第一个合作社,然而它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合作社。在英国,早在产业革命开始不久的1769年(距今已243年),就成立了芬威克织布工人合作社(Fenwick Weavers Co –operative Society)。如果不算这些最早的个别案例,那末至迟从18世纪末开始,也就有种种合作社实验先后出现。据有关文献称,在公平先锋社产生以前大约半个世纪期间,仅在英国成立过的各种合作社至少就有300个以上。这些合作社实验受到有慈善家胸怀的英国医生威廉•金(William King)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的合作社思想的鼓舞。这个时期,欧洲大陆一些国家如法国、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等也出现过不同类型的合作社。但是,无论在英国还是欧陆国家,那时的合作社最终几乎都失败了,因为它们没有找到既能满足社员需求又能保证自己在市场经济中存活的制度安排。

  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的伟大历史意义就在于它的制度创新,在实践中确立了合作社最基本的原则,为合作社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存和发展找到了恰当的制度安排。这个问题留待后面再论述。

  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正是以其制度创新标志着现代合作社运动的开端。全世界合作社的历史,如果从最初出现合作社算起,可以说已经有两百多年;但是,使合作社发展能够有正确轨道可循,从而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经济、社会组织形式的现代合作社运动,则应从1844年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成立算起,迄今已有168年。

  国际合作社联盟理事会于2000年决定设立世界性的合作社最高奖项,奖励对合作社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合作社组织(主要是个人)。该奖项就命名为“罗契戴尔先锋奖”(Rochdale Pioneers Award),这既是对标志着现代合作社运动开端的先锋社的纪念,更是激励人们继承先锋社的创新精神,而且要求创新的成果是能够持久的,在财务上可持续的。国际合作社联盟2001年、2003年、2005年、2007年和2009年5次大会已先后给10位得主颁奖。

  第三节 英国举国同庆公平先锋社诞辰150周年

  1994 年,英国为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诞辰150周年开展了隆重的举国庆祝。庆祝活动从那年的5 月份到12 月份圣诞节前夕一直持续了半年多时间。庆祝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既有严肃的学术讨论,又有轻松的演艺和温馨的野餐,既有全国性的活动,又有地方性的活动。他们相继召开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成立150周年庆祝大会、全国合作社代表大会和合作社问题的各种研讨会,包括下议院讨论会、合作社历史研讨会和合作社问题国际青年讨论会,等等;举办合作社150周年全国性展览会,展示1844年以来英国合作社运动发展历程以及当代世界合作社的进展,向社会公众和学校儿童免费开放;举行英国合作社运动史新著“Co-op:The People’s Business”(《合作社:人民的企业》)首发式;组织以先锋社旧址“蛤蟆巷”为起点和终点的“先锋社环行”趣味步行和晚间烧烤野餐活动;进行大规模的伴有街头游艺和娱乐表演的家庭周末狂欢活动;妇女界还专门举行合作社妇女庆祝会和合作社妇女协会野餐会;文艺界举办各种影视和演艺活动,包括从伦敦开始,到全国各地巡回放映的以合作社为主题的电影节,全国铜管乐队锦标赛决赛,以及合作社学院音乐、舞蹈、戏剧节,全国性学校儿童音乐比赛;还有再现当年情景的先锋社商店在曼彻斯特正式开张。12 月21 日,公平先锋社诞生日,举行了罗契戴尔地区各界民众一起参加的盛大的火炬游行和焰火、激光晚会,庆祝活动达到高潮。

  下面这张当年庆典活动日程表,也许能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上述他们隆重而有序的举国同庆的热烈气氛。

  庆典活动日程安排

  5 月1 日、8 日 BBC-TV 从罗契戴尔市政厅播报150周年庆典策划情况;

  10 日、17 日 卡特维尔社区艺术团在曼彻斯特市桥街的Pump House 首场演出Out of the Red;

  22 日 以罗契戴尔的Toad Lane为起点和终点的先锋社环行长途竞走起步;

  26 日 全国合作社展览会在罗契戴尔广场大厦开幕,一直持续到12 月份。对学生和公众免费开放;

  29-31日 合作社代表大会在罗契戴尔市政厅举行。期间安排新书Co-op:The People's Business首发式;

  7 月1日 在曼彻斯特市的国家劳工历史博物馆新展览中心复制的1844 年合作社商店正式开张;

  8 -10日 合作社历史学术讨论会在合作社学院举行;

  12日 150周年纪念研讨会在下议院举行;

  13日 合作社妇女协会野餐;

  22-24日 合作社妇女庆祝会在合作社学院举行;

  8 月1-14日 合作社电影节在伦敦South Bank 开幕,随后在全英各地电影院放映以合作社为主题的电影;

  9-13日 合作社青年研讨会在合作社学院举行;

  13-14日 以群众性狂欢型的家庭周末度假形式在罗契戴尔市中心举行合作社全国性庆祝活动,伴有露天游艺场、街头娱乐表演和工人合作社“Fayre”;卡特维尔社区艺术团在罗契戴尔广场大厦演出Out of the Red;

  17-21日 音乐、戏剧、舞蹈节在合作社学院举行;

  9月10日 在罗契戴尔举行先锋社环行趣味步行和烧烤野餐晚会;

  10月1-2日 英国军乐团锦标赛预决赛在Wembley会议中心举行;

  15日 英国军乐团锦标赛总决赛在伦敦艾伯特皇家会堂举行;

  12月21日 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第一爿店开张的真正周年纪念日,罗契戴尔社会各界联合举行壮观的穿越全城的纪念性火炬游行,然后在焰火燃放和激光演示的五彩缤纷的夜空下,整个周年纪念活动落下帷幕。

  翻开世界经济史,似乎还没有任何一家其他类型的企业像当年这样一家在邻近私商嘲笑声中开张的区区小店,它的华诞竟成为当今举国同庆、世界共贺的盛大庆典。这是为什么? 就是因为它创造了一种新的制度,这就是既能增进它的人群广大的成员的经济、社会权益又能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合作社制度。这种制度能够使广大人民特别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获得实实在在的而不是空想的经济、社会权力,改善他们的经济、社会地位。但是,它又不仅仅局限于底层的人们,而是能使更广大的人们受益。目前国际合作社联盟在世界各国的成员组织所拥有的个人社员总数已经超过8 亿人。据联合国1994 年估计,如果算上所有社员的家庭成员,那么全世界至少约半数人口,即30 亿人的日常生活直接或间接离不开合作社。在当今世界的不少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合作社已经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而合作社作为社会稳定器的功能,更是现代任何国家的政府不能忽视的。这正是许多国家的政府对合作社采取支持政策和国际社会关注合作社运动的主要原因。

  第四节 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成功的主客观条件

  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的诞生和成功不是偶然的。

  首先,它有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英国产业革命,发展到19世纪30年代,已经以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以工厂制度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确立了市场经济的统治地位,普及了雇佣劳动制度。市场经济的普遍化,使全社会的人们卷入了通过商品交换而在经济上彼此依赖和竞争的社会分工体系,它在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劳资对立日趋激化。雇佣工人、小生产者和低收入消费者作为个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在市场交易中几乎没有任何谈判权力,而深深地陷入贫困境地。所以,从18世纪后期开始,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就前赴后继地在寻求改变弱者地位、摆脱这种困境的途径。他们曾经通过政治的、道德的和经济的诉求,试图改善自己的处境。他们向议会游说,祈求制定比较公平的劳工法;他们呼吁教会以及如禁酒协会之类的公益性团体向社会倡导道德约束;他们组织工会和罢工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然而,这些行动所追求的目标,往往不是落空,就是难以持久地改变他们的处境。于是,人们转向寻求一条利用他们自己的力量能够帮助他们走出贫困和绝望的道路。合作社就是他们可能选择的这样一种经济、社会组织形式。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正是这种探索的继续和发展。

  其次,失败是成功之母。自18世纪末期起英国和欧陆国家半个世纪种种合作社实验失败的教训,为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的创新探索积累了足资借鉴的历史经验。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合作社能不能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以及怎样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先前的合作社实验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由于社会两极分化是与市场经济的普遍化过程相伴随的,英国当时最有影响的社会改革家罗伯特•欧文的合作社实验就是建立在企图取消市场与货币的幻想上的,这样的合作社孤岛不可避免地会被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所淹没。当时倡导合作社的其他流派也没有寻找到合作社与市场经济相啮合的制度安排。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的产生同样是由于市场经济环境所迫,它的创始社员试图依靠自己的联合,改变他们作为弱势群体受市场势力侵害的处境。但是,他们没有重蹈他们的先辈那样幻想逃避或摆脱市场经济环境的覆辙,而是实行一整套既能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又能维护自己的权益的制度。他们的可贵之处就是善于从前人的失败中学习,立足于市场经济的现实,探索市场经济环境中合作社的可行途径,最终获得了成功,使合作社从先前种种理想主义的实验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存在。

  再次,先锋社创始人之所以能通过合作社先驱的失败中学习获得成功,是同他们自身的素质分不开的。他们虽然经济上贫困,但是思想并不贫困。他们生活在产业革命后市场经济发展已经成熟的英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公民社会和法治社会环境,使他们完全有可能在法律许可范围内通过自愿的组合来探索同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先锋社创始人中间的主要部分纺织工人属于当时英国工人阶级中最成熟的阶层,他们多数人上过几年学或者通过自学有些文化,并且善于思考,具有追求社会公平和独立自主的意识。兰开夏郡所辖的罗契戴尔,地处兰开夏郡和约克夏郡之间的交通要冲,当时英国各种流派的社会、政治、宗教激进思潮在这里交汇,人们信息灵通,思想活跃。先锋社创始人大多分别参加各个流派的活动。从先锋社28 名创始成员的名单看,他们中间,有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拥护者14人、宪章派9人、一神教徒3人,此外还有公理会教友等。当地有个习惯,周末常有一些人聚集在一起讨论他们关切的问题。创办公平先锋社的倡议最初就是在那样的一个自由集会讨论中提出的。

  1843 年末,一些穷苦工人(包括失业工人)聚集在一起讨论他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自己的处境。与会的宪章派拥护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争取实现普选权,劳动人民一旦获得选举权,就能够成为法律的制定者,从而可以通过制定“人民宪章”带来社会正义,改变他们受屈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罗契戴尔法兰绒织布工人委员会(工会组织)成员在会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则现实得多。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改善穷人状况的最好手段?”他们的建议则是创办合作社,依靠合作社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后来成为先锋社创始人的一些人当场表示支持这个建议。随后他们经过大约一年时间的认真讨论、策划和筹备,终于成立了先锋社,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始终把确定合作社的制度安排置于一切工作的首位。先锋社创始人中有几位才干出众的人,包括懂得市场运作方法、善于经营的织布工人威廉•库珀(William Cooper)和塞缪尔•埃沃斯( Samuel Ashworth) 等人。尤其是查尔斯•豪沃斯( Charles Howarth)在确立先锋社的制度安排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他是整经工,但非常熟悉法律,重视规则的制订,而且认真研究过以往合作社失败的教训。后人把他称为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的法律专家。社员中还不乏甘愿作自我牺牲而为合作社奉献的志愿者,如木版印刷工人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常常离开他一天能挣七八先令的就业岗位来为他热爱的合作社事业工作,尽管当时合作社对他的劳动连每小时3便士报酬都支付不起。

  第五节 罗契戴尔原则的形成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生存的任何企业和组织都离不开法律的约束,而且当时的英国早已确立法治环境,所以,先锋社创始人接受查尔斯•豪沃斯的建议,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争取和确保合作社的合法地位。那时英国还没有合作社法,在商法中也尚无合作社的法律地位。但是,各种形式的结社已很普遍,议会也制定了有关结社的法律。于是,他们研究各种既有的结社法律以后,引用了他们可以利用的相关结社的法律,经1844年8月11日(星期日)创立人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于同年10月24日向政府部门依据当时关于“友谊会”(Friendly Societies)的法律注册登记了“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取得了合法地位。

  友谊会是互济性(mutual benefits)组织。英国在1790 -1834年间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友谊会的法令(Friendly Societies Acts)。这些法令规定,友谊会是为给成员的疾病、伤残、年老和死亡提供资助或互济性保险而建立的组织。不过,1834年的法令规定了这样一个条款:“友谊会可以为上述目的或者任何其他不违法的目的建立。”机灵的罗契戴尔先锋社创始人敏锐地发现这个条款的后半句可以为他们所用,使他们的合作社得到法律的承认与保护。

  合作社实践促进着合作社立法。先锋社的成立和发展,以及在它的示范效应下一批批合作社的兴起,对合作社立法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并为合作社立法奠定了实践经验的基础。在先锋社成立18年之后,186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正式确认合作社制度的法律,叫做《产业与储蓄互助社法》(Industrial and Provident Societies Acts),给合作社的法人地位提供了一个特有的法律框架。从此以后,合作社的组建与运作就无须再费力地借用友谊会法。无疑,正是先锋社以及效仿先锋社成立的其他合作社的实践推动着英国立法的进程,争得了合作社特有的法人地位。

  先锋社的组建和运作规则,是它的创始社员自己制定的。这些规则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其中主要部分包含在它的章程“Laws and Objects of the Rochdale Society of Equitable Pioneers”中,其他部分则分别反映在社员大会决议、会议记录和日常实践中。

  先锋社成立和经营,必须自筹资本,因此章程规定了社员出资责任。他们设想筹集资本的初步目标是1000英镑,按每股1英镑的股份来筹集,预期社员发展到250人,平均每个社员要认缴4英镑资本,即每人4股。但是,鉴于社员的现实经济状况、支付能力,认缴股份资本采取了分期缴付的办法。当时,先锋社规定,每个社员,必须在他被讨论接纳入社的会议上亲自承诺认购每股1英镑的4股(1英镑=20先令,1先令=12便士),当场首付1先令(每股首付3便士,4股合计12便士,即1先令)作为被确认社员资格的入社保证金,即首付股份资本,随后每周缴付不少于3便士股份资本,并同意将他应得的资本利息和利润分红保留在他的股份账户内抵充其应缴资本,直到实缴金额累计达到相等于4股的资本(4英镑)。不履行按期缴款承诺的社员要按规定罚款。章程规定:“任何社员拖欠这个分期付款达3个月,就要被罚款6便士,除非由于他是生病或失业。任何社员拖欠这个分期付款达6个月,就要被除名,他或她的股份要出售,在支付一切必要费用后的剩余归还被除名的社员。”每个社员持有4股是一般要求,允许多持股,但至多不超过50股。章程对该社高层管理人员持股则有专门规定,要求每人持满50 股。至于确实无力支付股款的赤贫社员,经合作社许可,可以只保留1 股,他的其余股份可在社内出售。任何社员死亡时,该已故社员的继承人、遗嘱执行人或管理人,只要赞成先锋社的目标和规则,可以继承该已故社员的股份,取得社员资格;如果该继承人、遗嘱执行人或管理人不赞成它的目标和规则,该社管理者就要让该股份在社内出售。

  先锋社对社员实缴股份资本以适度利率支付利息,经营利润则按各社员在该社购买商品的金额比例分红,每季度分红一次。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合作社股本支付有限利息和利润实行惠顾返还的原则。先锋社社员在实践中发现,1先令入社保证金(即首付股份资本)和往后每周缴付的不少于3便士的股份资本,给他们带来了实际利益,他们就把这看作自己在合作社的可靠储蓄,因而乐意将钱存在合作社,并坚持在合作社商店购物。

  关于先锋社规定每周缴付不少于3便士的股份资本分期付款办法,还需要补充说明一下它的一个渊源。先前,罗契戴尔法兰绒织布工人为争取提高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要联合派出代表同工厂主谈判,这些工人代表不仅为谈判需要花费时间耽误工作,减少收入,而且常被工厂主视作眼中钉,日后寻机解雇;织布工人为了从经济上支援他们的谈判代表,每人每周捐献2便士,用于建立这个用途的基金,这在先锋社成立以前已经成为惯例。先锋社成立时,他们在社内沿袭这个做法,决定每个社员每周缴付2便士;稍后,由于小店经营的资金需要,又改成3便士。但是,过去为支援工人谈判代表支付的2便士是纯粹的捐献,而如今在先锋社缴付的是股本,它不仅保本有利息,而且凭社员资格还有购物的利润返还,所以社员们感到合作社对他们更有利。

  先锋社尊重社员个人选择的权利。一是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二是未经5/6实有社员通过,任何人无权解散合作社;三是尊重社员个人选择是否在合作社购物的意愿。该社创办初期竞争力很弱、交易情况不是很好的时候,有人曾提出应该强制规定每个社员都在合作社购物,不在合作社购物的社员就应该除名。可是,查尔斯•豪沃斯反对这个动议,认为社员行动自由应该切实保障,不能借口合作社利益而破坏社员的行动自由。该社接受他的意见,坚持以改善经营、多给社员实惠来增强合作社对社员的凝聚力。后来事实证明,他们这样做是正确的。

  鉴于先前的许多合作社实验往往由于受社员对合作社欠债的困扰而导致失败的教训,先锋社坚持社员在合作社商店购物实行现金交易。

  先锋社从成立时起就重视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首先,定期召开全体社员大会,包括季度大会和年度大会。季度大会固定在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1月、4月、7月、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晚上8点开始举行。该社管理者要在会上作季度财务报告。社员大会对任何问题作决定时,每个社员只能拥有一票;但是,任何动议,如果赞成和反对的得票数相等,社主任或会议主席可以行使其决定票。决议一般以简单多数票通过生效;但是,关于合作社解散的决定必须经实有社员的5/6 通过。

  其次,全体社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共设五名理事。社的行政管理设主任、司库和秘书各一名,也由社员大会选举。同时,社员大会指定两名审计员,他们每人在职6个月,并交替退位。章程对理事会和管理者规定了明确的职责和严格的纪律。理事会和管理者会议在每星期四晚上8点召开,讨论本社经营事务;8点过一刻就要点名,迟到和缺席者要由秘书记录在案,按规定罚款,迟到罚款3便士,缺席罚款6便士。社主任在本社所有会议当主席,如果有的会议他不能出席时,由出席的管理者或社员从与会者中间选一名会议主席。主任或主任缺席时的会议主席要在每次会议纪要上签名。秘书要参加本社所有会议,记录出席和缺席管理者的名字,作每次会议纪要,保存一切账目、文件、书刊等。司库要对本社管理者掌管的金钱负责,并对本社管理者授权的投资及其运用负责。

  再次,在财务制度上作了严格规定。除了合作社按章程指定的人员以外,任何人都不得以本社名义购买任何东西;而被指定履行该职务的人员,代表本社购买或出售货物时都必须使用现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以任何借口用非现金方式购买任何货物,或出售任何货物。凡违犯这个规定的,要罚款10先令,并被解除相应的职务。这样规定的目的是明确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并防止因个别人员行为不当导致债务拖累合作社的情况发生。此外,在日常零售业务中,售货员和出纳员明确分工,售货员只管售货,不能收取货款;货款一律由出纳员收取,并给购买者开具收据,在每周会议时将所收货款交给秘书入账。

  先锋社不仅为社员购物服务,而且重视社员及其子女教育。它的所在地是一幢原先作仓库用的三层小楼,最初它只租用了其底层作为小店营业场所,后来又租用其顶层为社员和他们的孩子开设了学校和免费借阅的图书室,而英国对学龄儿童实行国家义务教育制度还是此后很久的事。1849年,先锋社再租用其二层,开设阅览室和出售报刊的货摊,而报刊出售的赢利也用于阅览室。

  先锋社的有些原则并不是从它成立伊始就确定的,而是在以后碰到问题时才明确起来的。它对宗教的态度就是一个例子。它的创始社员对宗教从来就采取宽容态度,思想自由派和一神教派的社员尽管对宗教的态度根本不同,但是他们能够在社内合作共处,因为他们有合作社的共同理念。不仅对宗教如此,而且政治观点不一致的宪章派和欧文派社员也能互相容忍。但是,后来随着社员迅速增加,到1850年时,进入了许多新教的信奉者。他们带来了新教的排他性,不尊重其他社员的自由,他们建议星期日关闭阅览室和禁止任何宗教讨论;而坚持自由原则的社员都反对这个限制,他们认为尊重个人自由比任何个人收入更重要。这个分歧威胁着社员之间的团结,以至合作社的生存。1850年2月4日全体社员大会就此通过了如下决议:“每个社员有充分自由对会议之前在适当时候、以适当方式提出的一切主题表达他的观点;同时一切主题在适当提出时应是合法的。”这个决议表达了合作必须宽容的含义,这就是说,在坚持合作社理念的前提下,对不同观点和意愿的容忍是实现合作所绝对必要的,没有容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先锋社尊重社员个人的宗教信仰,同时也要求任何信教的社员不要把任何宗教的排他性带进社员关系中来,干涉其他社员的自由。

  在实际生活中,先锋社的商店在供应商品的同时,商店楼上的阅览室也成为社员在业余时间经常聚会的场所,他们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包括政治和宗教,以及产业革命中机器排挤工人的社会后果等等)自由地交流自己的看法。尽管意见可能有分歧,他们还是彼此平等相处,坚持合作。其实,合作社的宗教和政治中立原则还不是先锋社首创的。早在欧文推行其合作社实验的时期,1832年伦敦合作社代表大会(Cooperative Congress)就曾通过这样的决议:“合作社世界包含一切宗教教派、一切政党的人,同样,毫无疑义,合作社人无论如何不是以任何宗教、不信教或政治原则来鉴别的;既不是欧文派,也不是任何其他个人。”这个决议肯定了合作社应该向任何宗教、政治信仰的人们开放。

  综上所述,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给自己规定并付诸实践的规则是:自愿与开放的社员资格;民主控制(社员一人一票);社员出资,股份资本的利率固定、有限;现金交易,不许赊欠;买卖公平,准斤足两,保证商品与服务质量;剩余按社员的购买额比例分配(惠顾分红,patronage dividend);向社员及其家属提供教育;合作社之间合作;政治、宗教的中立。这些规则使先锋社区别于其他商店,是保证它成功的关键。

  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的成立,完全是出于社员自身的实际需要。他们制定的规则,就是从现实环境出发,趋利避害,能够保证自身需求得到满足,并使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规则,因而是切合实际的规则。这些规则,无疑带有当时当地的特色;但是,同样无疑的是,先锋社的成功证明它们包含着能够反映合作社的本性并确保合作社成功推广的基本要素。后来经过国际合作社运动实践的检验和发展,总结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的基本经验,概括出它得以成功并对合作社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则,就被命名为“罗契戴尔原则”(Rochdale Principles),成为指引各国合作社健康发展的通行原则。本书第二章论述的合作社原则,正是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首创并经国际合作社运动发展了的合作社原则。

  第六节 合作社之间的合作

  1844年以后英国消费者合作社的迅速发展,不仅仅是靠合作社的平面扩展,更是得力于合作社组织的立体提升。组成合作社的社员同原先孤立的个人相比,在市场交易中固然多了一份谈判权力,但是如果只是局限于单个零售合作社,那么这个权力还是非常有限的,即使可以同小的私商较量,仍然不可能同具有强大竞争实力的大公司相抗衡。特别是互相分散的零售合作社还不得不依赖于私营批发商,受私营批发商在货源、价格等方面的控制。一个个互相孤立的单个合作社还犹如市场经济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难免被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的惊涛骇浪所吞没。各个小型的零售合作社为了摆脱私营批发商的控制,就需要在批发环节上彼此合作。

  1844年公平先锋社成立以后,在英格兰和苏格兰工业区仿效先锋社的零售合作社先后建立,如上所述,到1851年就已经有130个左右。此后十余年,更有长足的发展,零售合作社之间合作的条件渐趋成熟。1863年,约克夏郡和兰开夏郡约300家零售合作社在先锋社活动家积极推动和支持下,成立了联合社——北英格兰合作社,从事为它们供应货源的批发业务,1872年更名为合作批发社(Co-operative Wholesale Society, CWS)。先锋社经理塞缪尔•埃沃斯经各社代表推举,主持合作批发社经营,并且取得了成功。合作批发社的宗旨是通过大批量采购组织货源,支持正在成长的零售业消费者合作社,形成合作社零售业的强势。5年后,1868年苏格兰合作批发社(Scottish Co-operative Wholesale Society, SCWS)也随之成立。合作批发社(CWS)的成立,在英国“成为合作社运动第二阶段开始之标志”,为公平先锋社最后站稳脚跟和促进罗契戴尔型消费者合作社的能力提升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并给英国消费者合作社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

  CWS初创年代在曼彻斯特租房开始营业,由于它的成员零售合作社当时主要经营食品零售,所以它也从事食品批发业务。它成立后不久,就发展成为一家重要的食品进口企业,建立了爱尔兰黄油、丹麦腌熏猪肉、印度茶叶和美国小麦的供应链,以劳动人民支付得起的价格向成员社供应货源。然后,它在五大洲开设仓库,直接从种植者和养殖者那里采购农畜产品,并建立自己的工厂进行农畜产品加工,同时建造了自己的船队运输其货物。据1913 年英国出版的《合作批发社故事》(Redfern,P. , The Story of the C. W. S. )一书记述,CWS和SCWS于1882年首次合作从中国直接采购和装运茶叶。

  CWS 按照消费者社员的需求,逐渐增加批发经营商品的类别,从食品扩展到布匹、肥皂、靴鞋和其他日用消费品。合作批发社和零售合作社之间在经营业务上是平等的交易关系。零售合作社拥有自由选择货源的充分自主权。CWS批发经营的商品,并不强制其成员零售合作社必须从CWS进货,零售合作社及其社员不满意的,完全可以向其他批发商采购。至于CWS未批发经营的商品,如煤炭,零售合作社当然仍需从公开市场进货。CWS早期曾在1870年代试办过合作煤矿,为成员社供应煤炭,但终因亏损而关闭了煤矿。

  CWS还逐步向商业以外为社员服务的其他业务领域拓展。首先从金融业开始,它创立伊始就含有金融业务。CWS在1863年成立时的最初正式名称就叫“北英格兰合作批发业与储蓄互助社”(North of England Co-operative Wholesale Industrial and Provident Society Ltd),1872 年才更名为合作批发社(CWS),并以CWS 著称于世。顺便说一句,1863年它定名为“北英格兰合作批发业与储蓄互助社”,显然同英国1862年刚赋予合作社法人地位的《产业与储蓄互助社法》(Industrial and Provident Societies Acts)的名称有关。1867 年,CWS 创建了合作保险社(Co-operative Insurance Society, CIS)。1872年成立合作银行(Co-operative Bank),合作银行最初叫做CWS存贷款部(CWS Loan and Deposit Department)。1873年CWS开始进入制造业。无论进入金融业还是制造业,都是围绕着在商业领域更好地满足成员社和它们的社员的需求服务的。它开展银行业和保险业服务支持成员社的经营,开办工厂为成员社提供更适合社员需要的价廉物美的加工制造的商品。

  在商业领域,CWS在从事向成员社供应货源的批发业务的同时,1934年成立了CWS零售业部门(CWS Retail),1957年更名为合作零售服务社(Co-operative Retail Services, CRS)。其目的并不是和既有的零售合作社进行同业竞争,而是在合作社荒漠地区(所谓“co-operative deserts”)开设合作社商店,补充零售合作社网点的不足,同时对那些行将倒闭的零售合作社进行接管。

  1945年,CWS成立国民合作大药房(National Co-operative Chemists , NCC),成为第一家在全国范围以连锁店形式经营的合作社拥有的零售商。1959年,CWS设立名为“社鞋”(Society Footwear)的实体,开始在全国招标开设其连锁鞋店。

  从上面的描述可见,CWS早就远远超出了罗契戴尔公平先锋社的范围,而先锋社只是它的成员之一,但是,无疑它是在先锋社有力推动和支持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它和先锋社存在着天然的渊源关系。

  第七节 从合作批发社到合作社集团

  CWS在成长过程中不仅经营范围不断扩展,而且在组织架构上继续向着更高层次的合作发展。在经营范围上,它早已突破商业批发业务领域,逐步成长为位居英国大企业前列的从事多元化经营的大型跨国企业,给它的成员社及其社员创造了从大批量采购、保鲜、加工、仓储、运输、配送直到销售的垂直一体化的成本节约的利益,同时提供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以及其他服务。CWS迄今已历经149年历史而不衰(连同它成员中最早成立的先锋社算起,则有168 年),如今已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实力的合作社企业集团。然而,这百余年间对它来说绝不是风平浪静的。尤其是它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磨难,二战结束后又经受了私营商业加速扩展连锁经营和所谓“购物革命”(shopping revolution)的强烈冲击。20世纪50年代,私商利用战后经济复苏和消费强劲的时机,将各种连锁店迅速推广到全国。然后,以自助式超级市场(supermarket)和城外巨型特级市场(hypermarket)等新业态兴起为标志的所谓“购物革命”迅猛发展。这种态势对CWS的经营原先以其成员零售合作社的分权化决策为基础的架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威胁着它的生存和发展,推动了分散的零售合作社合并为地区合作社的过程。CWS 适时进行改革和调整发展战略,在抓紧进行自身整合的同时,加速完善它的连锁经营和发展新的业态,形成了它从社区便利店、连锁店到超级市场、特级市场的覆盖面广、经营灵活的商业网络。此外,CWS和SCWS在并存百年之后,SCWS(苏格兰合作批发社)在1973年并入了CWS,进一步增强了CWS的实力。这时,CWS直接进入了零售业。然后,又陆续有一些地区合作社(包括伦敦合作社)并入CWS。再经过2000年CWS 和CRS(合作零售服务社)的整合,2001 年CWS正式更名为合作社集团(Co-operative Group)。

  合作社集团发行它的所谓“股票”,消费者购买该“股票”后就成为它的社员。但是,该“股票”价格固定不变,也不能交易。合作社集团的成员,既有个人社员,又有使用集团所提供的服务的合作社。投票权按社员资格分配,而不是按持有“股票”多少分配。任何个人社员或成员社代表都有投票权,并可以通过选举进入集团的理事会。所以,合作社集团不是股份制的公司,仍然是合作社组织。

  合作社集团是英国最大的消费者合作社,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消费者合作社,即世界最大的消费者所有的企业,其总部设在英格兰曼彻斯特。它是英国合作社顶级组织(apex organization)“合作社企业联盟”(Union of Co-operative Enterprises)的成员组织。

  合作社集团现有550多万名社员,12万多名员工,在繁华商业区拥有4800多个营业网点,连锁超市、便利店到处分布在居民社区,还有电子商务。2009 年销售额超过137亿英镑,每周的客流量约达2100万人次。经营范围包括批发业、零售业、银行业、保险业、旅游业、药房、乳制品供应、汽车与家电经销、农业、投资业、法律服务和殡葬业等。它是英国第五大食品零售商、第三大连锁药房、最大的独立旅行社和高居榜首的殡葬服务业者,在银行业和保险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合作社集团进行多元化经营,但是每一类业务都有专业化企业经营。该集团拥有3000多个食品零售店和超级市场,以及包括消费者网上购物和B to B(企业对企业)业务的电子商务。合作社集团的食品零售店营业额占全国合作社食品零售店营业额的50%多;而全国合作社食品零售店营业额约占全国各类合作社总营业额的50%,可见,食品零售店迄今仍然是英国合作社的最大部门。

  合作社集团开发了以合作社为标识的自有品牌“Co-op”,并对购买Co-op品牌商品的顾客在购物分红上给予优惠。Co-op品牌的商品,在包装上标明便于顾客查询的免费电话号码和免费邮件地址。现在它的零售网点销售的商品中50%以上是使用Co-op商标的商品。为适应消费者愈来愈关注食品来源、品质和安全的需求,近年来合作社集团扩大了合作社农场的生产,专门为它的合作社食品店供应自己生产的新鲜食品和饮料,它是全国仅有的销售自己农场生长的食品的零售商。它也是“公平贸易运动”(Fairtrade)的最大支持者,赢得了“英国最讲道德的超市”的美誉。

  合作社集团的金融业务包括合作银行(Co-operative Bank)和合作保险社(Cooperative Insurance Society, CIS)。该集团在闹市区设立了250多个合作银行的分支机构。合作银行重视金融技术创新和伦理关怀相结合,它的道德政策明确规定了提供哪些或不提供哪些银行服务的业务,创造了给人印象深刻的市场声誉。它为客户提供人性化服务,并开通了取名“Smile”(微笑)的网上银行。合作保险社是英国唯一的合作保险公司,也是英国最成功的占市场份额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它为540万客户家庭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保险服务。自1867年成立以来,历经百余年,无论业务领域怎样扩大,技术怎样创新,它始终坚持合作社原则,把保险客户的需求和利益置于首位;它的利润,除对股份资本支付有限利息外,全部用于保险客户。保险客户是它的社员,也就是它的所有者。2002年,合作社集团成立了合作金融服务部(Cooperative Financial Services),使合作银行和合作保险社在发展战略上更好地协调,在业务上更好地彼此支持和合作,从而使其中任何一家的客户能同时分享到另一家提供的好处。

  合作社集团拥有液态奶加工企业ACC Milk以及两个奶油制造厂和六个乳制品厂,每周向居民供应500万品脱(约合280多万升)使用“Fresh Co-op Milk”(Co-op鲜奶)商标的牛奶。

  合作社集团的国民合作大药房(National Co-operative Chemists, NCC)是英国第四大药房,约有300个门市部。

  它的旅行社Travelcare是英国最大的独立旅行社,在全国设有约390个代理处,顾客还可以通过上网或电话办理委托业务。

  合作社集团的Farmcare农业企业拥有一百多年在农业方面的经验。它是英国最大的农业经营者,目前在英格兰和苏格兰经营着3. 5万公顷土地,其中1万公顷是自有的。

  Priory Motor是合作社集团经销汽车的企业,居于英国汽车经销企业前30位之列,在全国有26 家经其授权的经销商。

  合作社集团办的殡仪馆Funeralcare是英国最大的殡葬承办商,在全国设有500多个殡葬代办处。它的服务不仅减轻死者眷属的负担,而且更重视精神上对死者眷属的抚慰。殡葬业如今在中国成为趁火打劫式的漫天要价敲诈死者家属的暴利行业,这在英国合作殡葬业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此外,合作社集团还有不动产经营以及为工程建筑提供服务的工作服、工作鞋的生产和供应企业等。

  合作社集团在为社员增进经济利益的同时,重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关注社区建设、公益事业和环境保护。例如,它的合作银行是英国主要金融机构中第一家宣布其伦理政策的机构,该政策明确声明它同谁做交易和不同谁做交易,例如,凡是侵犯人权的机构和个人都一概被它拒之门外。合作社集团的社区食品折扣卡(Community Food Discount Card)对社区自助团体如经常同它交易的社区小餐馆和社区食品合作社给予10%的折扣。合作社集团推行社区分红计划(Community Dividend Scheme),就是在一年两度给顾客分红时鼓励顾客把分红所得零钱自愿捐献给社区事业,该计划集腋成裘,自1998年推行起五六年间已经筹集了约400万英镑。合作社集团首倡在商品包装和标签上引入盲文,首先用于它自有品牌“Co-op”的药品上,随后又用在酒类和冷冻食品上,以便于盲人购物。为了减少废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它在英国首先使用完全可降解的便携塑料袋,而且奖励顾客尽量用可再使用的便携袋。

  从零售合作社到合作批发社,再到合作社集团,尽管合作社的组织形式随着社员需求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合作社为社员服务的宗旨,合作社由社员所有、受社员民主控制、为社员谋利益的根本原则。

  参考文献

  [1][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北京,1975年。.

  [2][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3卷,三联书店,北京,1993年。

  [3]唐宗焜:《小店华诞:举国同庆》,《经济学家茶座》第22辑,2005年。

  [4] Laws and Objects of the Rochdale Society of Equitable Pioneers, Printed by Jesse Hall, 149 Yorkshire-street, Rochdale, 1844[OL]. http://www.co-op.ac.uk.

  [5] G. J. Holyoake. Self-help by the People (The History of the Rochdale Pioneers). London: Swan Sonnenschein & Co. Lim. and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07[OL].

  http://www.coop.ac.uk.

  [6] Dorothy Greaves. Original Members of the Rochdale Equitable Pioneers Society Limited, 1994

  [OL]. http://www.co-op.ac.uk.

  [7] Johnston Birchall. Co-op: The People's Business[M].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4.

  [8] Johnston Birchall. Celebratory Keynote Address, 1994[OL]. http://www.uwcc.wisc.edu.

  [9] The Massive Movement that Grew from Rochdale's Tiny Store, 1994[OL]. http://www.uwcc.

  wisc.edu.

  [10] David J. Thompson. The Night the Lights were Lit!, 1994[OL]. http://www.uwcc.wisc.edu.

  [11] Iain Williamson. Why the Co-op Has Something to Celebrate[J]. Members Magazine Spring, 1994.

  [12] Iain Williamson. A Short History of the UK Co-operative Movement, 1995[OL]. http://www.uwcc.wisc.edu.

  [13] Ronald Kumon. History of the Rochdale Cooperative, 1999[OL]. http://uts.cc.utexas.edu.

  [14] The Co-operative Group: About US. 2010[OL]. http://www.co-operative.coop.

  (正文注明资料来源的脚注略,需要了解的请阅原著)

  唐宗焜著《合作社真谛》,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2012年2月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