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云南
云南勐海县勐遮镇曼根优质稻米生产专业合作社
作者:通讯员 杨冬梅、肖文华     来源:西双版纳报     日期:2012-08-29  浏览:610

  勐遮镇曼根优质稻米生产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08年3月,经济性质为集体合资,固定资产本金30万元,合作社地址位于勐海县勐遮镇曼根村委会,有22个基地分别位于勐遮镇的曼根村委会。该合作社是以种植、加工为主,从事粮食种植、加工和销售的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基地粮食种植面积有9800亩,现有种植农户5256户,专业技术人员60人。

  对农村来说,刚刚成立的合作社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为此部分村民持怀疑态度,不敢贸然加入。为打消村民的疑虑,村“两委”及时召集党员群众会议,对合作社成立的优势和运作方式、收益分配进行详细讲解。“两委”干部和党员带头加入合作社,抓发展、跑市场、传技术、解难题。为提高优质稻的科技含量,农科部门在这里推广电脑农业粮豆综合试验示范技术。党员带头报名,把自家的水田加入试验示范。村里还及时将流转出来的230亩土地集中起来进行承包,建立合作社生产示范培训基地。技术改进当年,全村水稻平均单产就提高到500公斤以上,亩均收入1100余元,同比净增近40元。

  党员干部带头种植优质稻,学习科学种植技术,向社员提供科技指导,兑现销售合同。村党总支还动员村干部和有帮带能力的党员主动联系一户贫困户,从劳力、技术、生产等方面给予他们一对一的帮助。为切实发挥合作社作用,村党总支严格按照程序选举合作社机构成员,将“两委”成员和有一定威信、群众认可的村民推选担任监理事会成员;专门制定了章程,实行统一供种、培训、耕种、供肥、销售等;对农田的犁、耙、收割农业机械化全流程实行统一对外招标;严格按标准化安全生产,在水稻的每个生长期,及时将预防措施和施肥用药方案通报给社员,派人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操作,采取高毒农药替代技术,对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科学合理的用药。一系列的措施,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仅生产成本一项,每亩便可降低74元。

  同时,村党总支主动与科技、农业等部门联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立农民田间学校,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村级活动场所等平台,对社员开展技术培训,先后举办田间学校培训班7期,培训骨干280余人次。并在村民小组开设了三个农资服务站,为村民购买农资及技术咨询等提供优质服务。

  为了使自己的品牌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放心的大米,2009年11月该合作社向勐海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提出申报绿色食品的申请,我中心通过对申报材料初步审核后,上报了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省中心于2010年2月组织检查组对加工厂进行现场检查,产品样抽检,基地土样随机抽样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检验,申报材料及检验结果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10年8月将申报材料报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经过专家评审认证“曼根傣贡502”符合绿色食品要求,于2011年7月颁发了绿色食品证书,成为西双版纳州第一家获得绿色食品标识的大米品牌,立足优质稻资源优势,产品主要销往缅甸及省内市场。以“合作社”为运作模式,带领村民走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开发的路子,分散了市场风险,延伸了产业致富链,走出了一条“支部来领办、群众得实惠”的发展新路子。该社目前已被农业部授予2012年“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光荣称号。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