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55万家专业合作社、28万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辐射带动1亿多农户发家致富农业产业化在深耕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2-09-15  浏览:79

  “合作社里谋增收”、“龙头企业成增收火车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党的十六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孙中华表示,这10年,是国家对农业产业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的10年,是农业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的10年,更是农业产业化带农惠农作用日益凸显的10年。目前,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28万个,其中龙头企业11万家;辐射带动农户1.1亿户,农户年户均增收2400多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54%和1.5倍。

  合作社促“小生产”走向“大市场”

  “合作社统一管理的地就是产量高。”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中西娄村的农民娄玉水说,合作社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病虫害防治,既省了钱,每亩小麦又能多收100多斤。

  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户自愿的联合,集成利用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组织带领农民“抱团”参与市场竞争。目前,专业合作社转入的土地面积达3055万亩,占到全国耕地流转总面积的13.4%。

  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品牌化。2011年,全国已有2.6万家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产品质量可追溯。不少专业合作社注重品牌培育,全国有4.6万家合作社注册了商标,有的还获得了中国著名商标、著名品牌和驰名商标称号。

  这几年,不少逐渐壮大的合作社冲破了地域等限制,加强了横向联合与合作,把单个合作社“小舢板”组成“大舰队”,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全国各类联合社已达2140个。

  “专业合作社里有"钱"途”。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依法登记的专业合作社达到55.2万家,入社农户达4300多万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7.2%。专业合作社统一采购农业投入品和销售农产品,帮助成员实现了节本,同时大幅提高了产量、品质,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统计显示,入社农户的收入普遍比其他农户高出20%以上。

  “龙”字牵头催开增收花

  甘蔗除了加工成糖,还能做什么?

  而今在广西,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甘蔗渣不再用来造纸,而是用于提取糠醛,再生产糠醇、糠醛树脂;甘蔗滤泥则用来生产生物有机肥;糖蜜不仅可以生产酒精,还可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朗姆酒,在产业链中不断增值的甘蔗, “从头甜到了尾”。

  近年来,国家及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税收、财政等政策,促使龙头企业逐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目前,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5.7万亿元,出口创汇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80%以上,所提供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占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1/3,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已成为农产品市场供应的重要主体。

  龙头企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产品增值,还带动了农民增收。目前,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占总数的98%以上,比2002年提高了约20个百分点。2002—2010年,龙头企业培训农民资金累计达510亿元,年均培训520万人次,已成为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

  目前,包括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在内的各类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种植业生产基地占全国60%以上,带动全国40%以上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带动各类生产基地规模占全国农业生产总规模的60%以上,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主体。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