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状况分析——基于四川省116 位社长的调查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2-09-17  浏览:151

  内容提要:本文在对合作社社长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有关社会资本的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的概念进行界定,收集了四川省116 位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状况的有关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的构成及其相对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长的信任水平普遍较高,信任因子对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水平的贡献度较高,社长的内部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出同质性,与理事会成员的关系对社长内部社会资本水平起到重要影响; 就整体而言,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水平差距较大; 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水平受到所在地的合作社社长整体的内部社会资本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合作社社长 内部社会资本 资本构成 相对水平 因子分析

  一、引言

  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组织成员的结构及其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组织的创建水平和发展水平,特别是在最初的制度订立以及日常的管理决策中都拥有着突出的影响力的关键成员( 通常是发起者、领导者和大股东) ,他们会直接影响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建和发展。正是在此意义上,有学者认为,没有合作社企业家就不会有合作社( 黄祖辉等, 2002) ,合作社企业家是合作社成功发展的关键之一,这些人往往是一些具有合作意识和合作知识的“农村精英”,他们扎根于乡村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便于与交易者( 农民) 沟通,同时自己拥有一定的资本积累或是能够获得要素资源( 张美珍等, 2010) .有研究表明,合作社发展中所需资金,通过依靠个人关系,以合作社理事长个人名义获取贷款是一种重要途径( 余丽燕等,2010) .另外,在某种意义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信任结构,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形成了一个以能人社长为核心的信任结构,这样一个结构在提升合作社社员经济收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杨海舟, 2008) .由此可见,合作社中关键成员对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性。现阶段,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社长作为合作社的主要经营管理人员,是合作社的关键成员之一,社长的文化程度、担任社长年数等都会对合作社的发展产生影响( 林迪,2009) ,而且现有研究不仅局限于对社长本身素质、能力等的研究,还将研究范围拓展到社长的信任及关系等领域,这些都属于社会资本的范畴。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 社会资本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的概念来源于社会学领域,最初用来指代人与人之间存在的网络关系以及可获取的资源。许多学者都对社会资本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Bourdieu( 1980)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网络成员或群体拥有的实际和潜在的资源的总和,这些资源由一个特定群体成员所共同拥有,为群体的每一个成员提供共有资源的支持; Coleman( 1988) 认为社会资本不是一个单一实体,而是一些不同实体共有的特征: 它们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并为结构内部的某些个人行动提供便利; Putnam( 1993) 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具有信任、规范和联结等组织特点的资源,它通过促进合作来提高组织效率; 林南( 2001) 认为社会资本是嵌入于社会网络中、可以通过一些行动获得或调用的一种资源①。

  在我国,对社会资本较早展开研究的张其仔( 1999) 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网络,并且一方面把社会网络视为一种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把社会网络视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②;边燕杰、丘海雄( 2000) 将社会资本定义为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 access) 稀缺资源的能力。

  ( 二) 企业家的社会资本

  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属于微观社会资本的范围,现有文献没有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的社会资本进行系统研究,但是对于企业家的社会资本的研究文献较多,因为在合作社中社长的角色相当于企业中的企业家,所以可以借鉴对企业家社会资本的研究。

  在国外的研究中很少有提及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概念,国内的研究相对较多。李路路( 1995) 认为企业家的社会资本是企业家拥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是主体以关系为载体而存在的无形资产,存续期存在的形式是一个资产存量的概念( 卜长莉, 2006) .陈传明等( 2001) 认为企业家社会资本就是建立在企业群体范式上由信誉、规范引导下的社会关系网络,企业家社会资本应该理解为其动员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的综合能力。张玉利( 2004) 将企业家社会资本定义为以企业家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企业家与企业组织之外的社会成员、企业家与社会组织以及企业家与企业内部组织和成员之间可以给企业带来利益或潜在利益的社会关系网络。张文江等( 2009) 认为企业家社会资本是企业家凭借其人际关系网络所调取的能够实现增值的社会资源。惠朝旭( 2004) 将企业家社会资本定义为以企业家个体为中心结点的网络体系、社会声望和信任的总和。

  ( 三) 社会资本状况研究

  沈宗庆等( 2007) 选取我国617 家企业作为调查对象,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从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社会资本的相关因素着手评价全国各地区社会资本的发展水平,并认为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充分挖掘社会资本推动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很重要的。李玉文等( 2007) 通过构建认知型社会资本和结构型社会资本相结合的社会资本指数,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指标的代表性进行验证,对黑河流域各地区微观社会资本水平作了相对评价。赵延东等( 2010) 根据2008 年和2009 年的两次大规模抽样社会调查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社会支持、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三个方面对汶川地震灾区的社会资本水平及其变化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灾区人民的互助、参与、团结与信任构成了他们重建家园时最可依赖的“社会资本”.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社会资本总体上应该包括网络、信任、规范等方面。企业家社会资本较多的被定义为以企业家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通过网络所获取的资源。借鉴以上研究成果,本文把社长的社会资本定义为存在于合作社的内部和外部、以社长为中心、建立在信任和规范的基础上、可以获取资源的社会关系网络。其中,存在于合作社内部的被称为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一类组织以及社长在合作社当中的特殊地位,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都是社长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相对于社长的外部社会资本而言,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社长对合作社成员的信任状况、内部社会关系网络的异质性程度将关系到合作社的发展甚至生存。社长良好的内部社会资本是其外部社会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本文主要研究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并且假定社长是理性人,社长和社员一样都希望合作社得到更好的治理,即具有共同的愿景( 规范) ,拟通过对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状况的分析,判断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的现状及其相对水平的高低以及内部构成对社会资本总体水平的影响程度。

  三、指标选取与实证分析

  ( 一) 指标选取

  黄祖辉等( 2006) 把治理结构视为市场、科层制和混合体的集合,合作社实际上就是一种治理结构,是一种将农户的外部交易内部化的治理结构,它可以避免相关企业或农产品购买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在进行指标选取时,本文从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出发,根据对社长内部社会资本的界定,选取了信任和内部社会关系网络两个一级指标来对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水平进行评价,其中信任包含对理事会的信任、对管理人员的信任及对社员的信任三个二级指标,将信任水平分为1 ~ 5 五个层次,并且随着数值的增大,信任水平逐渐提高; 内部社会网络关系则包含与副理事长的关系、与理事们的关系、与大股东的关系或核心成员的关系以及与多数成员的关系。根据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原理* ,按照关系的强弱分为8 个层次,随着数值由0 ~ 7 逐渐增大,弱关系越来越明显,从而通过网络获取的异质性资源就越多。

  ( 二) 数据来源与方法

  2009 年的调查选取了四川省13 个县区( 雨城区、名山县、东坡区、洪雅县、蒲江县、郫县、双流县、旌阳区、威远县、合江县、营山县、西充县、宣汉县) 的227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所选取的合作社**机构设置相对完善,选取合作社的负责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对象的筛选以及数据有效性处理,最终获得13 个县区116 位合作社社长的有效消息( 见表1) .其中,男性社长110 位,占94. 8%; 社长的平均年龄44. 1 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 2 年; 在政治面貌方面,共产党员64 人,群众50 人,其余为民主党派; 纳入研究范围的社长中,有19 人有过当兵的经历, 43 人有外出打工的经历。文章运用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合作社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状况进行研究。数据处理采用EXCEL2003 以及SPSS17. 0 软件。

  

  ( 三) 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基本情况

  从总体上看,社长对理事会、管理人员和成员的信任水平都比较高,表示信任的比例分别达到了98. 28%、91. 38%和85. 35%( 见表2) ,其中社长对理事会的信任水平最高。社长的高信任水平有利于权利的分散,对于合作社内部形成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局面有重要的作用。在社长的内部网络关系方面( 见表3) ,有57. 76% 的副理事长由社长认识的当地人担任,有25. 86%的副理事长是社长的好朋友; 在社长与理事的关系当中,认识的当地人和好朋友占了86. 21%; 在社长与大股东或核心成员的关系以及与多数成员的关系当中,认识的当地人的比例分别达到了81. 90%和82. 76%.而在以上四种关系当中,不认识的当地人和认识的外地人以及其他情况所占比例都在10%以下。由此也可以看出,社长的内部社会网络关系的异质性较差,可以利用的弱关系比较少。结合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来看,合作社的规模较小、合作社成员呈现出地理位置相近的特点,合作社的范围很少突破县域界限,所以合作社成员的互相熟悉程度比较高,这对于社长的高信任水平以及社长内部社会关系网络的同质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 四) 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状况分析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状况进行研究。因子分析是用较少几个因子反映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的统计方法。

  首先,通过适用性检验以确定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KMO 值为0. 626,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值为225. 186,Sig. 值为0. 000,小于5% 的显着性水平,所以变量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通过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

  根据相关系数矩阵的计算得到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 见表4) .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可知,公因子有4 个,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3. 743%,4 个因子所代表的信息量能比较充分地解释原变量所表达的信息。从表5 可以看出,第一公因子在对理事会的信任、对管理人员的信任、对社员的信任上具有较高的负载,将其称为信任因子F1; 第二公因子对与副理事长的关系、与理事们的关系的解释度较高,将其称为与理事会成员关系因子F2; 与多数成员的关系在第三公因子上有较大负荷,将其称为与多数成员关系因子F3; 第四公因子在与大股东或核心成员的关系上有较大载荷,称其为与大股东或核心成员关系因子F4.其中F1 的贡献率达到了30. 474%,F2 贡献率达到了22. 505%( 见表4) .从变量共同度可以看出,变量能被因子解释的程度比较高( 0. 705 ~ 0. 953) ,说明变量在转化为因子时保留了大部分信息,因此这4 个因子可以较好地反映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状况。

  

 

  

  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到各个观测量的因子得分,为了进一步明确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的相对水平,将4 个因子的贡献率作为权重,运用公式: Z = 0. 3047F1 + 0. 2251F2 + 0. 1629F3 + 0. 1447F4 对主因子进行线性加权求和计算综合得分,得出内部社会资本因子,得到各个地区合作社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的综合得分和相对水平。从表6 可以看出,所调查合作社的社长内部社会资本因子得分的最大值出现在双流县,最小值出现在雨城区。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因子得分为0. 39 的合作社占总数的31. 9%,位居第四,这些合作社集中分布在东坡区( 10 个) 、蒲江县( 8 个) 、双流县( 4 个) 、旌阳区( 4 个) 、合江县( 4 个) 、雨城区( 3个) 六个县区。合江县和营山县的合作社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水平相差较小,但前者的社会资本水平整体较高,后者则整体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再利用聚类分析对样本进行分类。首先,使用层次聚类法确定分类数,检查是否存在奇异值,去除奇异值后再运用迭代聚类法对剩下的案例进行重新分类。运用层次聚类法后将所有案例分为两类,其中存在三个奇异值。去除奇异值之后,运用迭代聚类法进行分析,在随机选择初始聚类中心的情况下,有97 个案例归入第一类, 16 个案例归入第二类。从表7 可以看出,第一类样本的社会资本因子的均值大于第二类样本的社会资本因子的均值,就信任而言,第一类和第二类信任指标的均值相差不大,而在内部社会网络方面,第一类样本和第二类样本有显着差异,其中差异最为显着的有三个方面,分别是与副理事长的关系、与理事们的关系以及与大股东或核心成员的关系。在这三个方面,第一类样本的均值要显着大于第二类样本的均值。所以,聚类分析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描述性统计和因子分析的结论。

  

 

  

 

  四、研究结论及启示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所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状况的分析,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 ( 1) 社长的信任水平普遍较高,而社长的内部社会网络关系呈现出较强的同质性,不利于更多资源的获取。( 2) 信任因子对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因子的影响较大,但是在社长的信任水平普遍较高的情况下,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水平更多地受到内部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特别是社长与理事会成员的关系的影响。( 3) 从整体上看,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水平差异较大。社长内部社会资本因子得分最大值为0. 88,最小值为- 1. 38.( 4) 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所在地的合作社社长整体的内部社会资本水平的影响。

  因此,要促进合作社更好发展,应增强社长内部社会网络关系的异质性,这不仅有利于资源的获取,也是提高社长内部社会资本水平的重要途径。要注意发挥典型合作社的示范带头作用,因为区域内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水平是相互影响的,可能的一个原因是合作社治理结构存在较高程度的相互模仿。但社长的内部社会资本只是社长社会资本的一部分,加强对社长外部社会资本状况的研究,特别是对社长的内外部社会资本与合作社的绩效关系的研究无疑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黄祖辉,徐旭初,冯冠胜。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 中国农村经济,2002( 3)

  2. 张美珍,田朝晖。 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10 ( 4)

  3. 余丽燕,郑少锋,罗良标,徐贵兰。 探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基于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分析。 经济问题探索,2010( 9)

  4. 杨海舟。 影响社员对社长信任的因素研究---基于浙江省若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 林迪。 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因素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12)

  6. 边燕杰,丘海雄。 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 中国社会科学,2000( 2)

  7. 李路路。 社会资本与私营企业家。 社会学研究,1995( 6)

  8. 卜长莉。 社会资本的负面效应。 学习与探索, 2006( 2)

  9. 陈传明,周小虎。 关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若干思考。 南京社会科学,2001( 11)

  10. 张玉利。 创业与企业家精神: 管理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 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1)

  11. 张文江,陈传明。 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贯通性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2)

  12. 惠朝旭。 企业家社会资本: 基于经济社会学基础上的解释范式。 理论与改革, 2004( 3)

  13. 沈宗庆,刘西林。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资本发展水平评价。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 11)

  14. 李玉文,徐中民。 社会资本定量评价方法及应用---以黑河流域为例。 冰川冻土,2007( 10)

  15. 赵延东,邓大胜,李睿婕。 汶川地震灾区的社会资本状况分析。 中国软科学,2010( 8)

  16. 黄祖辉,徐旭初。 基于能力和关系的合作治理---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解释。 浙江社会科学,2006( 1)17. 郭志刚。 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 软件应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