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五坦村红艳草莓产销班,现有成员60名,草莓种植面积348亩,年产值800万元,每亩净收益达2万元以上。五坦村高陆自然村共300余人,近80%村民都种草莓,走上了致富路。
9月15日,记者在五坦村红艳草莓产销班种植基地看到,大棚里一株株草莓苗早已整齐落土。“这是今年新改进的四层立体式草莓种植架,一亩地可以种植2万株草莓,比起平地种植一亩地6000株,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游客也不再用弯腰摘草莓,站着就可轻松摘,新奇、美观又实用。”红艳草莓产销班班长徐六泉笑着说,这三亩的四层立体式大棚种植总投资60余万,是去年三层立体式大棚种植的升级版。目前,红艳草莓产销班立体式大棚种植面积达到了6亩,主要用于观光和采摘游。
聊起这几年来走过的“草莓之路”,徐六泉轻描淡写。“一路走来,红艳草莓产销班都很顺利,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坎坷。”话虽如此,可是听着他和产销班的故事,这班长肩上千斤担子的沉重怎么都掩不住。
25年前,年轻气盛的徐六泉离开五坦村,走南闯北做起了果蔬贩销生意,一干就是20余年。虽然远离故乡,但在他心中,始终是排遣不去的故乡情结。2005年,他回到家乡盖新房。
在村里,徐六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打从七八年前村民开始种植草莓起,村里种植草莓的人数波动很大,且每到草莓上市的季节,农户便挑着箩筐去街上叫卖,更有爬火车去江西卖草莓的,但收益却不尽如人意。
在外面的大超市,草莓的身价可不便宜,为什么村子里的农户能种出好草莓却卖不出好价格呢?看到村民卖草莓的艰辛,徐六泉坐不住了。凭借着多年在外销售的渠道,他开始帮着村民联系客户,谁也不曾想,这个从来只会卖水果而没有种过水果的老板,却从此与草莓结缘,走上了带领农户种草莓、卖草莓的道路。
为了更好地打开草莓市场,徐六泉号召农户组团销售。2007年,只有6名成员的合作社初建,徐六泉着手联系客商统一销售草莓。2009年,红艳草莓合作社正式成立,当年,社员每亩草莓净收益达1万元。农户看到了效益,都纷纷表示想加入合作社,更有附近董家、涧峰等村的村民也慕名申请加入合作社。
合作社成员越来越多,怎么带领他们增收致富呢?又一个难题抛向了徐六泉。2010年,徐六泉联合45户农户,以股份制的形式,参照台湾经验,将原有的合作社升级为红艳草莓产销班,由产销班来“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农资采购、统一品种选择、统一种苗培育、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牌推广、统一产品销售”。
产销班成员每种植一批草莓都会有三次收入。第一次:产销班以高于农贸城定点挂牌价1元的价格统一收购草莓。第二次:产销班草莓销售价与农户收购价差价产生的利润,80%按股份分发给股东,20%用于抵抗自然灾害基金。第三次:当没有发生任何自然灾害时,抗风险基金延续积累,产销班解体时分发给股东。
有了产销班,农户销路不愁了,受灾也更扛得住。2011年5月的一场飓风,两个股东草莓大棚被连根拔起,造成了3000多元的损失,产销班按照60%的比例给农户予以补贴。
草莓收获季节是11月到来年的5月,除去这几个月便是很长的空闲期,怎么让农户的钱袋子再鼓起来呢?去年,徐六泉跑遍各大农科所引进了适合五坦村种植的无花果,经过一年的试验种植。今年,无花果种植面积已扩大到50亩,还在红艳草莓产销班下成立了“想不到”果蔬专业合作社。7月到10月无花果的采摘期正好填补了草莓采摘的空白期,一亩地5000斤的产量,每斤15元的销价,一亩无花果的收入丝毫不逊于草莓。
合作社缘何取名“想不到”?望着眼前的连栋大棚,徐六泉满怀感慨。“眼前这块土地贫瘠,一直荒废,曾经村民都管这儿叫荒田畈,这几年经过村民的辛勤劳动,毫不夸张地说成了一片长出金豆子的沃土。这个曾经很少有外人踏足的地方,如今已成为一片可以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的热土,更有大批来自温州、江苏等地的农业园主前来学习参观,这些都是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呀!”
徐六泉说,衢州市委市政府实施一村一品战略,为农业农村经济再次送来及时雨,合作社下一步打算扩建200亩观光园,种植草莓、无花果等农作物,同时园区的接待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刚落成的700立方米冷库已经投入使用,经过冷冻的草莓苗成活率更高,还可以提前草莓的上市时间。随着无花果种植面积的扩大,徐六泉表示,明年还将采购烘干机、冷藏车,将浙江衢州的农产品运到更广阔的市场上去,打响品牌。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