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透视
郑直:完善现代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2-09-27  浏览:43

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科学判定我国农业所处历史方位,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部署。

  在发展阶段上,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和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关键时刻的重要判断,制订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部署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任务。

  在发展理念上,丰富和拓展了农业多种功能的内涵,要求在保障农业食物保障功能、原料供给功能、就业增收功能的同时,突出农业的生态保护功能、观光休闲功能、文化传承功能。

  总之,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认识越来越深入,思路越来越清晰,要求越来越明确,为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农业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保护。这是由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产业特性决定的。我国现代农业建设进展到目前这个阶段,能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关键取决于政策的支持保护力度。

  促进公共财政资金向现代农业建设配置。现在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特别是目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出现下降,各级财政特别是地方财政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调整结构保重点,其中现代农业建设投入是重中之重,必须予以确保。中央对财政资金、固定资产投资、科技投入等用于农业的增速、增量都有明确要求,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并尽可能增加。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完善办法,特别要增加节地、节水、节肥、节能、抗灾减灾等农业重大关键技术补贴。

  鼓励信贷资金向农业流动。进一步健全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的激励机制,完善对各类金融机构投放“三农”贷款的管理考核机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放宽小型金融机构准入条件,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符合现代农业要求和农村特点的信用贷款和抵押担保制度;积极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加大保费补贴力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引导工农产品交换关系向农业倾斜。加强农产品市场调控,逐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促进农产品价格整体水平逐年提高;完善农资生产和流通企业扶持政策,降低农资产品生产和流通成本,加强价格监督,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