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透视
中国经济时报:农村小额信贷呼唤制度创新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2-10-19  浏览:72

  ——海南省农信社小额信贷调查

  自银监会2007年发布《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以来,打破了“无抵押即无贷款”的商业银行惯例。但近年来,仍有不少农村金融机构对发展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心存疑虑,担心小额信用贷款风险大、成本高,难以实现财务可持续。 

  针对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海南省农信联社自2007年成立后,即开始尝试引进孟加拉穷人银行家尤努斯创办的格莱珉模式,到最穷的琼中县试点,逐步积累了推进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展的有益经验,2011年小额贷款余额59.8亿元,惠及24.5万农户,不良率为1.2%。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省联社成立之前,当时该省农信社全部贷款余额仅53亿元,不良率却高达65%,其中小额贷款仅13亿元,而不良率却高达71%。出现这样的巨大变化,是因为海南省农信联社形成了一套运行良好的小额信用贷款的体制机制,建立了一支为“三农”服务的小额信贷技术员队伍。

  建立专门的小额信贷员队伍 

  农信社信贷队伍年龄老化、素质低下、吃拿卡要等不良风气盛行是造成农民贷款难和农村金融机构不良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队伍建设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根本出路。

  ——建立了专门的小额信贷文化

  根据小额贷款的特点,海南省联社创立了一整套小额贷款的企业文化。提出“信贷理念是:农民最讲诚信;行为准则是:不喝客户一口水、不抽客户一支烟、不拿客户一分钱;工作态度是:走千山万水、访千家万户、道千言万语、理千头万绪、吃千辛万苦;工作方法是:给农民放款、教农民技术、帮农民经营、促农民增收、保农民还款;信贷技术员的追求是:为了一个没有贫困的海南早日到来而努力奋斗”。

  ——促进小额信贷队伍的成长

  目前已选派125人挂任表现突出的小额信贷技术员挂职基层社副主任,有5名优秀的小额信贷技术员挂职市县联社主任助理。同时,有100名小额信贷技术员挂任农村“两委”副职,10人挂任副乡镇长,89名小额信贷技术员已被团省委选派到乡镇挂职团委副书记,10人挂职市县团委副书记。

  创新风险防控和定价机制

   ——把贷款审批权交给农民

  2万元以下信用贷款,由农民自愿组成5户联保小组,小组成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并相互承担联保还款责任。同时5个联保小组形成1个中心,每月召开1次会议,由农户相互交流情况、提出建议并对贷款项目进展、还款情况等进行跟踪。对2—20万较大额度贷款,则由种养大户共同参股成立担保公司,通过担保公司为符合条件的农户发放担保贷款。 

  ——把贷款利率定价权交给农民 

  首先,信用社根据农户的信用记录,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和额度。信用等级越高,利率越低,额度越大;反之,利率越高,额度越校其次,建立了“诚信奖励金”制度。农户首次贷款利率由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加上诚信保证金率,若每月按时付息,到期还本,每月诚信奖励金一次性退还农民。若一次利息逾期,全部诚信奖励金将转化为利息,不再返还,且下次贷款利率也将相应提高。

  ——信贷员负责风险防控 

  客户数量达到百户以上的员工可担任师傅,见习生在学徒期间发展50户以上客户,经师傅评定报小额信贷总部考核批准后即可出师,享有单独放款权,并与师傅及片区副队长组成联保小组,一人发生风险由联保小组成员共同承担责任。同时实施三个以上人员交叉监督的机制,发放贷款信贷技术员、直接监督人员、间接监督人员(副队长),分别按照70%、20%、10%与绩效和责任挂钩。 

  ——建立小额贷款信息管理系统 

  海南农信社开发了专门针对小额贷款的信息管理系统。依靠该系统,小额信贷管理部门可以掌握每一笔贷款、每一个客户、每一名小额信贷技术员的动态情况。小额信贷技术员也可以通过系统管理自己的贷款。对于即将逾期的贷款,该系统会自动提示,提前预警。同时,该系统中的农户信用信息系统详细记录了全省每个农户的信用信息,根据农户信用记录系统自动提升信用等级或降低信用等级,依级自动确定农户贷款的利率和额度。 

  遵循农户需求创新和完善服务体系 

  海南农信社从服务网络、产品、设施着手,让农民贷款不出镇,还款不出村,极大地提高了小额贷款的便捷性和普惠性。 

  ——构建了覆盖全省的小额信贷服务网络

  海南农信社对小额贷款实行事业部制,将小额贷款管理机构与传统信贷机构相对分开,以小额信贷技术员为主导,实施基层社信贷员和事业部制小额信贷技术员双线推进小额信贷业务的模式。同时,省联社设立了小额信贷管理处,在琼中成立了小额信贷总部,全省18个市县成立了19个小额信贷部,在205个乡镇成立了小额信贷服务站,成立了205个乡镇小额信贷服务站,每个服务站配备2—3个专业小额信贷技术员,同时在每个行政村发展1名农民信息联络员,构建了一张覆盖全省所有乡、村的小额信贷服务网络。所有小额信贷技术员劳动关系、薪酬分配等都由琼中小额信贷总部直接管理。

  ——实施了小额信贷服务“村村通”工程 

  海南农信社已在全省2500多个行政村安装自助转账终端(EPOS机)7675台。加乐镇陈村有4000多人口,距县城约18公里。过去,村民想查询各项财政补贴或每月归还贷款利息,要去10公里之外的加乐镇农信社办理,来回一趟得花上半天时间,还要花费8元路费,费时费力又费钱。自从在村里杂货店安装了一台自助转账终端(EPOS机)后,村民不出村就能查询账户信息、归还贷款利息,还能进行小额存、取款。

  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小额贷款成本依然较高 

  目前,农民居淄生产比较分散,再加上农村特别是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交通不便,服务半径长,小额贷款单笔金额小,完成一笔交易要付出较高的成本。比如海南农信社在每个行政村安装自助转账终端,每台硬件成本就超过1000元,根据计划,海南省农信社2012年底将布放5000台以上,以覆盖海南所有自然村,同时对农民查询全免费,这会进一步加大小额信贷推广成本,迫切需要给予更多政策支持。

  ——小额贷款风险依然较高 

  尽管海南农信社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小额贷款风险防控机制,基本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之路。但是,由于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往往因一场台风、热带风暴或干旱等自然灾害,使第一还贷来源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仍然比其他贷款要高,迫切需要尽快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农业保险范围来分散风险。 

  ——小额贷款的发展突破了现有监管政策相关规定 

  按照银监会有关规定,省级农信联社的职能是“管理、指导、协调、服务”,不得从事业务经营。但因上述规定的限制,现只能依托琼中县联社成立小额信贷总部来经营和管理小额贷款。而按照监管部门规定,市县联社不得跨区域经营,这使得成立的小额信贷总部面临突破现有监管规定的困难。

  海南省联社推动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才刚刚起步,但是,从几年来其小额信贷快速发展的实践看,其建立小额信贷队伍、风险防控机制等方面的探索还是值得重视的,进一步总结海南小额信贷的经验,对推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