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透视
周轩千:农村金融亟盼激活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2-10-23  浏览:64

  农村金融发展正在获得越来越多支持。银监会近日下发《农户贷款管理办法》,意在进一步指导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农户贷款业务,强化风险管控水平,提高农户贷款资产质量和效益。今年初,央行和浙江省政府共同在丽水市启动农村金融改革试点。

  据新华社日前报道,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已组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858家,其中村镇银行799家。截至2011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起设立78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726家。另据银监会数据,截至2012年6月末,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余额34840亿元,比2007年末增长160%,占涉农贷款的比例达21.4%。

  金融组织多元化根据《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改革思路的第一条是“鼓励竞争,扶优助强,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通过盘活存量、做好增量、加大竞争等手段,加快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试点方案》写道,“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丽水市开展支农金融服务创新……;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或组织。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等适合丽水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各类中小型金融机构和组织。”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认为,完善存量是央行对待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路之一。“存量指的是现有的金融机构,以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大型股份制银行为主。增量主要是指邮储银行、三种新型金融机构、小贷公司,也包括民间资本。”杜晓山表示,“增量的出现是为了在存量的基础上引入适度竞争”。

  “在农村,以前主要是农信社、农行;如今,邮储银行、小贷公司、村镇银行不断增多;以后,能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和组织还会更多,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不可避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

  “按照以前大银行的模式,农业金融根本做不强,因为土地没有私有化,农民没什么可抵押。后来,有了农村银行、信用合作社,但抵押和业务量都没有规模,这是农村金融的天然缺陷。小贷公司和村镇银行做不强做不大,关键是金融服务能力不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表示。

  孙立坚认为,农村金融机构应实现差异化经营,“如果小贷公司和村镇银行跟大银行抢优质客户,市场就会不规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指出:“农村金融必须认清发展方向,坚持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的定位,如村镇银行的定位就是在村镇,不能走样或过大过快,否则初衷就难以实现。”

  民间资本盼进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这也是《试点方案》的明确提法。事实上,从2010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新非公36条”,到银监会2012年5月出台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类似政策并不少,但越来越难让人感到振奋,因为政策落实不到位,也因为门槛降得不够低。例如,《意见》

  将村镇银行主发起行的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低到15%,但并未放松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要求。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规定不太合理,如银监会要求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使得民间资本无法发挥主导作用,即使参与其中,也往往无法获得经营决策权,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民间资本参与设立村镇银行的积极性。”某专家近日撰文指出。

  在不久前举行的2012上海银行家峰会上,一位嘉宾指出,在某种程度上,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门槛降低比利率市场化更重要。“利率市场化改革应该与金融市场进入条件的改革或者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改革相结合。”他说,“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产品价格改革,这个产品就是资金,而市场准入条件是商品生产条件。如果只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而银行业处于相对垄断,则只能产生垄断价格。”

  银监会在其2011年年报中表示,“目前民间资本主要以参与发起设立、增资扩股和在股票市场买入股份等方式入股银行业,已成为银行业股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中小商业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股本中占据主要份额。截至2011年底,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含境内法人股、自然人股和其他社会公众股)占比分别为42%和54%。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92%。其中,民间资本分别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已批准组建的726家村镇银行总股本的92%和74%”。

  《试点方案》还在第四条改革思路中提到,“遵循"政府引导、民间参与、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积极发展信托、股权投资基金,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规范各类农村投融资平台建设,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三农"经济发展”;在第八条改革思路中提到,“扶持和培育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积极改善民间投资外部环境,加强金融债权司法保护,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发展……”

  杜晓山认为,《试点方案》强调了政府金融、半政府金融和民间金融的平衡发展。

  连平认为,农村金融机构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三点:监管体系完善;管理专业化;信息透明,尤其是监管信息透明。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