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透视
中国经济网: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对策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2-11-05  浏览:58

  自2006年国务院批准农发行扩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业务范围以来,我们积极营销和全方位支持当地农、林、牧、副、渔产业化龙头企业,扶助其成长发展,既充分发挥了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又有效发挥了农发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骨干支柱作用和政策性支农职能作用。但是还存在着制约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与困难,主要表现为: 

  1、贷款品种、期限及结算平台难以满足企业资金实际需求。

  2、企业贷款抵押不足,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3、抵押手续繁琐、费用较高,评估随意等现象较多,企业融资环境有待改善。

  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机制不健全。

  5、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诚信度有待提高。

  6、农村金融环境急需改善。

  7、近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涉农企业经营风险较大。 

  为此,提出以下信贷政策建议:

  1、引导企业诚实守信,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一是深化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构建较为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征信体系,建立一个涵盖公安、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的公共信用网络,把企业和个人的诚信信息录入网络管理,使金融机构充分掌握借款人状况,实现银企信息对称。二是对不守信用的企业,不定期在新闻媒体、信用网络平台上公开曝光,以联合制裁不守信用的行为。三是探索建立以国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非盈利性的企业间互助担保机构、盈利性的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三个层次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帮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户解决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

  2、健全风险保障机制,促进龙头企业稳健发展。一是由政府牵头建立农业产业化风险保障基金,规避类似禽流感一类的灾害性事件给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减少企业和农户的收入波动,保障龙头企业自身发展的稳定;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提高涉农企业的保险意识,鼓励保险公司扩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保险业务范围,增强涉农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三是探索成立企业发展投资基金,适度缓释企业经营风险。

  3、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提高支农效率。具体而言,应开设企业理财产品,探索实行企业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一条龙”综合服务;改变过来只有贷款一种信贷支持的方式,丰富和推广票据融资、融资租赁、信用证、出口托收、货权质押等多种融资产品,适应企业的需要;改善网络服务平台和结算手段,推广电子银行,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水平;发挥银行系统与网络优势,为企业主动提供供求信息、市场研究、资信调查、产品咨询等多方面的延伸服务,真正发挥金融部门“助推器”作用。

  4、加强调查研究,明确支持方向。应进一步深入调研分析,真正了解客户和行业,进一步加强业务发展规划,明确业务发展方向与重点,避免业务发展中的“过左”、“过右”现象,确保实体经济的科学、持续发展。

  5、建立公平竞争的长效机制。建议在规范整顿乱收费的同时,建立有关制度规范企业现金管理和银行存款管理,防止企业乱支乱花信贷资金,防止银行恶性揽存,避免银行信贷资金挪用和损失风险。

  6、政府应采取强有力措施,保证食品安全和做好项目规划、审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多为食品,关联千万家的健康安全。近年,农产品安全重大事件此起彼伏。同时,企业基础设施及项目建设盲目、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政府应加强这两方面的监管、规划与制裁。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