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内蒙古:枸杞合作社——让红果果变成金豆豆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2-11-26  浏览:138

  立冬过了,地里的营生结束了,又到了盘点一年收成的时候。乌拉特前旗先锋镇西坝头村二组村民张小虎对今年的收成甚是满意,张小虎不善言辞,不多的话语实实在在:“种了近30年枸杞,从去年开始我才真正尝到了种枸杞的甜头。绿色枸杞一斤比普通枸杞能多卖两到三块钱,这一亩地算下来就多卖2000来块。合作社给我们办了实实在在的好事。”

  张小虎夸得合作社就是华融扶祥农贸专业合作社。

  先锋镇是枸杞种植大镇,已经有40多年的种植历史。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当地枸杞皮薄、肉厚、籽少、糖份大,品质出众。但因为一直没有自己的品牌,大量的枸杞都要低价卖到外地,挂着别人的品牌销售。这几年,随着国家对食品质量控制的越来越严,原来那种常规枸杞在市场上越来越不行了。怎么办?“枸杞种植第一镇”的人们开始思索枸杞的出路。

  2010年,华融扶祥农贸专业合作社在先锋镇西坝头村成立。该合作社由西坝头村党支部创办,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合作社。合作社按照“一村一品”发展规划,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统一种植、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销售,免费提供苗条、化肥、农药,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条龙”,订单维护、订单收购、订单销售……总之一句话,提高枸杞品质,让枸杞好销,让成员挣钱。

  要想提高品质,就必须发展绿色枸杞。2011年,合作社开始进行有机枸杞示范种植,并逐步扩大种植规模。为了让自己的有机枸杞能够得到市场认可,合作社注册了内蒙古“扶祥牌”枸杞商标;当地政府也成立了有机枸杞防护办公室,并派出多名技术人员全程进行技术跟踪服务。同时,合作社采取“以防为主、以防代治”的举措,为杞农病虫害防治免费提供纯生物制剂、科技培训和技术辅导,并在提高枸杞品质上严格管理,从病虫害防治、农药化肥使用以及晾晒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华融扶祥农贸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栽树告诉记者,合作社从3月份开始,就请技术人员指导成员科学剪枝,剪完了枝开始认真清园。到了4月10号左右开始打一遍农药,一直到摘完枸杞,所有农药以及技术人员的工资都由合作社负担。“我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把住质量。”王栽树肯定地说。

  近乎苛刻的管理使当地枸杞品质显著提高。在接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检测过程中,华融扶祥农贸专业合作社枸杞的农药残留、有色金属含量等27项指标都达到了绿色食品A级标准,去年顺利拿到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同时得到了QS认证,成为国内同行业中少数几个获此殊荣的枸杞品牌之一。

  王栽树告诉记者,2010年,合作社与台湾华佗扶元堂生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建了有机枸杞科普示范基地。去年合作社的枸杞在台湾检测了204项,完全合格,并得到了台湾相关部门的认证。今年6月,台湾和大陆两岸中药材交流会暨向台湾指定销售枸杞基地授牌仪式在华融扶祥合作社隆重举行。至此,华融扶祥合作社的绿色枸杞打开了通向海外的大门。

  在此基础上,合作社一改以往简单的打麻包销售枸杞子的方式,改为用精美、精致的瓶装式、礼盒式销售,使得枸杞种植效益进一步提升。

  枸杞好卖了,价格高了,种植户操的心却比以往少了。尝到了绿色枸杞带给自己的甜头,张小虎对合作社前景十分看好,今年他又栽了15亩枸杞树。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