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农欣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荆州监利县冬季农业开发现场会上介绍土地流转经验。与会的各乡镇场分管农业工作的专班人员惊叹:农欣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凭借什么“妙方”,促进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了农业规模经营?
农欣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刘世训介绍,该社选择汪桥镇闸上村12组进行土地流转,看中的是该村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村落,紧靠长江大堤,临时性征地较多,农田复垦不规范,耕地基础条件差。
据了解,该社进行土地流转的12组有农户34户,村民180人,耕地面积527亩。
自今年8月份以来,该社遵循“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形式多样,规范操作”方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共赢”和“集中、连片、统一、高效”原则,进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刘世训说,土地流转必须尊重农户在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意愿,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操作,充分体现有偿使用原则,不搞强迫命令等违反农民意愿的硬性流转。土地流转只有实行相对集中,集中连片,统一开发,集约经营,才能发挥规模经营效应。
为充分保障村民利益,该社采取以实物形式流转,以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村民摸得着看得见的稻谷为交换体。刘世训说:“选择稻谷为交换体既有参考价值,又可随市场波动而变化,让村民无后顾之忧。”
经过前期调查摸底,该社将闸上村12组的耕地按基础条件较好的双季稻田和进排水较困难的中稻田分为两类进行土地流转。按照收入差异,把双季稻田的流转费定为每亩600斤早稻,中稻田的流转费定为每亩500斤中稻。
该社在土地流转形式上采取的租赁流转、实物结算和股份合作、利益共享模式,得到了该组村民认可。
农欣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以500-600斤/亩稻谷实物结算,村民百事不管,既解决了村民请工贵的难题,又减少了种植过程中的风险,并保证了村民的既得利益,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生产潜力。合作社将农户组织到一起,农户以自有土地折合资金作为股份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按照“五个统一”的标准进行生产,即“统一品种、统一采购、统一施药、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社员按照股份进行利润分红。
刘世训介绍,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可归纳为“三增一降一减三保障”。三增:增面积。此次土地集中流转,打破了传统的地界关系,退埂还田后,耕地面积增加23.7亩,占总面积的4.5%;增单产。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亩可增产100斤左右;增效益。有了规模化连片种植,合作社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价格上将会提高15%左右,农户、合作社的效益每亩会增加100元左右。
一降:降成本。合作社集中采购农资后,成本将下降10-15%,机整机收费用每亩也会下降10-20元,整个生产成本下降20%左右。
一减: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实施标准化种植,统一品种、统一播期、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秸秆还田,提升有机质,达到“清洁种植”目标。
三保障:农民利益有保障。农民既无生产风险也无市场风险,并且可多方创收;部分农民可在合作社打工创收,部分农民可外出打工创收,还有部分农民通过发展其它经济创收;粮食安全有保障。土地流转有效地实现了优品种、增面积、增产量、增效益的目标,有效地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质量安全有保障。通过标准化生产,科学施肥,科学防病治虫,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有效地减轻农民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绿色无公害生产。
监利县农业局副局长李诗信针对该社情况分析认为,该社土地流转经验给人四点启示:建立了规范、有序的市场化流转体系,深受外出务工农户和在家劳动力短缺农户的欢迎。这两类农户要占总农户的60%以上;形式多样化。农户自愿的,由合作社或大户实行流转。农户自种的,可由一户多块调整为一户两块,水白田各半,便于机械化耕作,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便于发展专业化、全程式的打包服务;群众是最现实的,通群众思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比算账法,账算得越细越全面越好。推动土地流转最佳的手段就是政策引导、项目推动,也就是对先行先试的给予奖励,对调整流转的土地实行水电路方面的项目跟进。
据监利县工商局提供的统计材料显示:今年来,该局发挥职能作用,强化行政指导,大力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目前,共推行涉农合同示范文本1.2万余份,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145份,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8万余亩,占承包地面积的11.5%,涉及农户6258户。
监利县委副书记、县长黄镇在全县冬季农业开发现场会上说,该县应强力推进以农村土地流转为重点的规模化种植。加快发展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和统一服务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政策资金集聚倾斜,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
为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创新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秩序。黄镇说,“应将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得采取强制手段和行政命令强迫流转,流转价格由流转双方协商确定,流转收益归流出土地农户所有。在经营期限上,原则上不少于5年,最长不超过二轮土地承包年限。2013年全县土地规模经营(300亩以上)面积新增40万亩。”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