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著作推荐
农业合作化运动史 [平装]
作者:罗平汉     来源:卓越亚马逊2006-3-1     日期:2012-12-17  浏览:196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4月1日)

  丛书名: 当代中国农村变迁丛书

  平装: 382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211046627

  条形码: 9787211046621

  商品尺寸:21.2 x 15.2 x 3 cm

  商品重量:381 g

  品牌: 福建人民出版社


  编辑推荐

  《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罗平汉,1963年8月生,湖南省安化县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获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要从事当代中国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土地改革运动史》、《农业合作化运动史》、《农村人民公社史》、《当代历史问题札记》、《当代历史问题札记二集》、《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天堂试验——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等。


  目录

  一、设想

  1.“本本”的启示与苏联的借鉴

  2.革命胜利前夕的设想

  3.土地改革后的新情况

 

  二、争论

  1.东北富农问题的争论

  2.山西农业合作社的争论(一)

  3.山西农业合作社的争论(二)

 

  三、起步

  1.一个重要的决议

  2.早期农业合作社的典型

  3.初级社的基本特征

 

  四、纠偏

  1.“集体化的好处说不完”

  2.出现急躁冒进偏向

  3.“从群众的实际要求出发”

 

  五、加快

  1.“总路线一翼”

  2.“言不及义”之批评

  3.加快发展

 

  六、“停、缩、发”

  1.大发展中出现新冒进

  2.生产力“暴动”

  3.“停、缩、发”方针

  4.浙江“砍社”风波

 

  七、反“右倾”

  1.合作化速度之争

  2.批评“小脚女人”

  3.修改规划

  4.“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辨论”

 

  八、一本书

  1.从“怎样办”到“高潮”

  2.“鸡毛确实要上天了”

  3.按语——合作化指导思想

 

  九、实现合作化

  1.掀起合作化高潮

  2.实现初级合作化

  3.集体农庄——最早的高级社

  4.高级计大潮

  5.实现高级合作化

 

  十、巩固

  1.新问题和新矛盾

  2.整顿合作社

  3.包产到户的兴起

  4.退社风潮

  5.“两条道路大辩论”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文摘

  1.一个重要的决议

  关于山西农业合作社问题的争论刚刚结束,经毛泽东倡议,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陈伯达的主持下,1951年9月,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除中共中央西南局因忙于土地改革而没有派人参加外,其余各中央局和山东分局及部分省委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为筹备这次会议和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以下简称《决议(草案)》),陈伯达连续几次召开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主要是华北局的部分领导干部和政策研究室的部分工作人员。陈伯达将座谈会的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对如何起草《决议(草案)》作了指示。根据毛泽东的指示,陈伯达起草了《决议(草案)》的初稿,然后拿到座谈会上逐条宣读。座谈会上有人提出,没有农业机器能不能实现集体化?陈伯达根据毛泽东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回答说,手工劳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大致相当于资本主义工业的工场手工业阶段。又有人问: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的合作与资本家在工场中雇工经营是不是一回事?陈伯达说,两者虽有不同,但在手工劳动这一点上是相似的。


        可购买网址: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