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郑渝川:发挥合作社作用是市场必然要求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3-01-02  浏览:50

  2012年,广东省梅州市出产的蜜柚、金柚、慈橙等佳果接连迎来热卖,油茶果、云雾茶也喜获丰收。据了解,梅州全市范围内活跃着的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各自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助农抱团闯市场,而且还尝试品牌化经营,扩展了销路,吸引了众多回头客。

  农业的重要地位自不待言,但与这种重要性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农业生产经营的脆弱性。即便在农业科技、防灾减灾技术发达的日本等国,也未能彻底扭转农业“靠天吃饭”的特性,这方面问题在我国的反映就更为突出。近年来,全球各地都屡屡出现反常天气,在一些地方频繁引发自然灾害,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农业生产外部环境。这种情况下,分散经营的农户只能选择最为消极的风险规避策略,即削减生产投入,并将因此影响经营收入。

  农业、农户生产经营的分散,直接影响了其商业谈判地位。特别在水果、蔬菜等国家放开价格和经营管制的农产品上,个体农户获得的收购价跟这些农产品进入零售终端的销售价,往往有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差额。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收益大头,掌握在中间环节;并且,中间环节还不为农户直接面临的“靠天吃饭”风险担负任何责任。这就是国内许多地方频频出现农产品无人收购、烂在地里,但城里市场上却维持着零售高价的怪现象的原因。这种“菜(果)贱伤农”的局面,必须得到扭转。

  毫无疑问,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灾害风险,需要引入并健全农业灾害保险。但悖谬的是,这项保险制度从提出以来,真正付诸实施的效果非常有限,原因还是因为经营农户的分散性,影响了该群体与政府相关部门、保险企业达成公正合理保险协议的可能。

  让分散的农户联系起来,结成一个又一个专业合作社,有助于破解或部分解决上述问题。在生产上,专业合作社可以帮助农户与保险企业、政府气象部门、农技主管部门及相关企业等多方面强化联系,获得有效的农业保险、气象、农业科技等服务,提升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提高农户抵御外在风险的能力。而在经营上,专业合作社有助于提高农户的商业谈判地位,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产品收购价畸低局面,让农产品生产经营收益的大头回归农户;在此基础上,合作社还能积极推动农产品原产地、品牌经营等增值经营。

  梅州已“孵化”出43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扛起了助农耕山致富的重任,果农、茶农等都深感合作社助农抱团闯市场的路子走对了。需要注意的是,在欣喜于已有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梅州全市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作用,主要是抱团发展寻销路及初步的品牌化经营,还远不能称为成熟完善。当务之急,梅州市农业主管部门、供销社等要积极协作,加强对国内外农业合作化已有的成功案例及模式加强分析,查找本地模式存在的不足,在尊重农户自愿原则前提下推动合作社功能完善。

  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出现新型合作化,意味着农业发展到了一个亟待智力提升的层次,从美国和日本等国经验来看,这也使得中高级管理、技术人才回流农村或农业企业成为可能。梅州市的农业、人才等主管部门也有必要从这个角度优化现有政策。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