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河北省新乐市——合作社是俺们致富的“好管家”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3-01-05  浏览:137

  党的十八大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句话可以说句句说到了新乐农民的心坎儿上,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由2009年的50余家增长到如今524家仅用了3年时间,分布在种植、养殖、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深加工等各个领域,带动农户11000余户,被当地群众誉为农民致富的“好管家”。

  “合同药”让沈锁堂包赚不赔

  新乐绿原中草药合作社主要从事种植和加工精品中草药,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多年来,该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免费测土、免费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办法,实现了中药材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合作社每年与社员签订种植合同的同时就明确了收购价格,社员没播种就基本清楚了该年的收入情况。

  绿原中草药合作社理事长李波说:“在种植‘合同药’的过程中如遇到病虫害等难题我们的技术人员上门提供技术指导。如果出现绝收,合作社可以按照最低粮食收入进行补贴,让农民提前吃下‘定心丸’。社员年底还能享受合作社经营分红”。提起“合同药”,社员沈锁堂说:“俺承包的85亩地收入了13万多元,年底社里还要分经营红利,俺是包赚不赔,明年寻思着还得多种点。”

  “政府引导、农户自愿、政策扶持、互利互惠”的订单式合作经济模式逐渐在农民合作组织得到了推广,目前已经涉及花生、蔬菜、西瓜等十余个品种,种植面积8000多亩,成了新乐农民的“保单”农业。

  “种‘新农’的苗子,图的就是踏实”

  “最近客户比较多,你们还是先在网上下个订单,对,你们村种的都是我们的苗子”。接完电话新农薯业开发中心的贾栓成笑着对记者介绍,新农薯业开发中心自1996年开始培育红薯苗,目前已经拥有优质食用型、高产高淀粉型、高营养保健型3大类、30余个红薯品种,年出产薯苗2000多万棵。借助自己建立的中国最大的红薯交易网站《中国红薯网》,贾栓成的红薯秧苗每年春节前就会被预定一空。据来自衡水故城的红薯种植户陈洪光介绍,他也曾到山东青县看过薯苗,感到不太满意,一次在《中国红薯网》上看到信息,网友们都反映说新农薯业的苗子不错,就赶来看看。贾栓成说:“我们培育的苗子都是各地农科院培育的优质品种,通过《中国红薯网》会员可以方便的查询自己选育红薯苗的价格、优点、种植要求以及市场行情,及服务了农民又拓展了自己的销路”。“俺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中心的人随叫随到,收获后还帮着俺们销售,种‘新农’的苗子,图的就是踏实。”井陉县涧沟村前来预定秧苗的农民说。

  这些农业合作组织依托销售农资网络,除了为农民提供采购种子、化肥、农药、棚膜等农资服务外,还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多年积累的销售渠道,为农民打通了市场环节。

  大棚“五膜”打造的错季西瓜

  最近几年,全国部分西瓜种植地相继出现瓜贱伤农现象,而新乐市的瓜农们却是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丰产且丰收年”,该市南苏村种瓜大户刘月友告诉记者,新乐的“秘笈”就是打错季牌,“抢档期”。他介绍,新乐西瓜每年在5月18日至30日期间开始上市,这个时间段,山东的早茬西瓜已经基本销售完了,而安徽砀山的西瓜尚未上市,这样新乐西瓜在市场就呈现出了几乎独一份、没有人来竞争的状况,所以价格就能高上去,经济学上因供需变化而引发价格变化的规律,显然已经被新乐瓜农所掌握。为使西瓜抢到“档期”,新乐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发展大棚种植。如今,这一生产设施普遍采用“三膜”,部分已发展到“五膜”,目的是保证大棚内气温升高,促进西瓜生长,提早上市。为了抵抗气候因素影响,该市还采用了嫁接技术,使西瓜根系发达,叶片功能期延长,西瓜品质能够保证。

  如今“瓜菜套种”、“无土育苗”、“一年三熟”等这些为新乐瓜农所津津乐道的新技术已数不胜数,而这些技术的运用推广与瓜菜协会合作组织密不可分。在该市农业部门的扶持下,该市目前已成立各类瓜菜协会合作组织12个,会员1500余人,带动农户6000多户。这些组织通过现场示范、专家讲座、下田指导等多种方式,帮助瓜农掌握西瓜种植的新技能,并从育苗、定植、病虫害防治、采收等25个关键生产环节,都规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要求,确保从西瓜种落地到瓜熟蒂落每一环节都要按科学的管理措施进行管理,确保了新乐西瓜的品质。2012年12月1日,“新乐西瓜”顺利通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技术审查会专家组审查,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