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苑鹏
苑鹏等:让菜农、消费者、政府三方满意——北京礼贤益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实践
作者:苑 鹏 刘玉松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2012年第12期     日期:2013-01-13  浏览:528

  抓住机遇,合作社应运而生近年来, 政府为稳定农产品价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出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大中城市鲜活农产品自给率。在中央和地方政策的激励下,一批蔬菜营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北京市礼贤益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就是典型一例。

  礼贤益农合作社创办于2007年。领办人张海丰有着十余年的蔬菜生产经营经历。特别是2003年非典期间,为解决市民吃菜难、农民卖菜难问题,张海丰曾参与市政府组织的蔬菜进社区活动,积累了丰富经验。

  2007年,响应政府号召,发挥个人优势,张海丰组织全镇12个村的138个农户,注册成立了蔬菜合作社。为保证合作社有效运作,按照村落分布,合作社选举产生了代表37名。通过代表大会布置生产计划,决定投入品购进、产品定价和销售方式以及收益分配方式等。

  订单生产,合作社取得菜农认可合作社成立后, 为保证菜农销路, 合作社与北京某大型连锁饮食集团签订了生菜供货合同。没想到第一年就出了问题。由于订单内容缺少了产品标准这一项,结果成员提供的部分产品不合格,对方拒收,合作社只好另找销路低价售出。为保证信誉,合作社仍按照订单价格支付成员菜款。成员利益保证了,但领办人赔了钱。

  汲取教训, 合作社第二年完善合同管理,与成员签订的合同中增加了成员生产面积和产品质量的要求。

  为了从源头上提高产品质量,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种苗基地,向成员统一供种、供苗,并请专家为成员讲课,按照农事开展培训。成员使用的化肥、农药、农膜统一由合作社采购,按成本价提供给成员,既降低了成员的生产成本,又保证了产品品质。收购环节对每个成员的产品抽检,如果发现不合格产品,将拒收成员的全部产品。发现两次,将予以开除。几年来,合作社先后开除了2名投机取巧、以次充好的成员。

  旧的矛盾解决后,新的矛盾又出现了。合作社根据客户要求,与成员在生产前签订协议价格收购。而蔬菜市场一大特点是季节性强,价格浮动大。一旦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明显高于协议价格,那么成员就不愿意将产品卖给合作社,而合作社也面临无法履约的挑战。为此,合作社积极开拓营销渠道,利用大兴是着名瓜乡的品牌优势,与机关团体签订西瓜供货合同,保证成员种植的西瓜高价售出。

  同时对成员实行连环合同制,如果一个合同不履行,另一个合同则自动解除。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了成员利益,也保证了合作社合同的履约率。

  此外, 在区农委的牵线搭桥和支持下,合作社与当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某酱菜厂签订了豇豆供货合同,引导成员大面积种植豇豆。区农委制定扶持政策,为种植豇豆的农户提供免费竹竿及技术培训,合作社按照成本提供化肥、农药,大幅度扩大豇豆种植面积。从开始的500亩,到第二年翻了一番。合作社按照成员50%~70%的生产能力签订收购合同,让成员高价自销外形好的豇豆,剩余产品再卖给对外形要求不高的酱菜厂,解除了成员的后顾之忧。不仅增加了当地菜农的收益,保证了酱菜厂的原料供应,也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鉴于为农增收业绩突出, 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社。利用市、区示范社的奖励资金和政府优惠政策,合作社陆续建起了自己的保鲜冷库,添置了三辆运输车,配备了农残检测仪器,经营实力明显增强。

  政府助推开辟社区直销,合作社经营迈上新台阶2011年春节后,大兴农委引导合作社开拓营销模式,发展社区直销,同时解决大兴大批新社区消费者缺少购菜服务网点的问题。礼贤益农合作社成为政府的试点单位。为保证社区直销顺利进行,大兴农委亲自联系有关街道办事处,选择试点社区,并召开协调会,作周密安排。当年4月中旬,当合作社第一车蔬菜驶进小区时,区农委干部亲临现场组织协调,不到2个小时,合作社的新鲜蔬菜被抢购一空,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个别居民甚至主动上前,帮忙卸车。合作社蔬菜新鲜、质量好,且价格合理,有了好口碑,其他办事处也找上门来要求建立直销点,发展到2 0 12年1 0月,合作社已经与大兴区的三个街道办事处取得了联系,共在23家社区开展了直销业务。其中今年新发展的社区为8家。合作社的蔬菜还卖到了北京市的方庄社区,参与到了北京市政府蔬菜工程车载蔬菜进社区项目。

  在直销中, 合作社也不是一帆风顺。因为市政府要让居民吃上便宜菜,对合作社进社区免收摊位费,加之直销,菜价明显低于邻近的小商贩。结果在方庄社区,邻近农贸市场的商贩找上门来,要求抬高蔬菜价格。合作社负责人回答,“我也知道人民币好,但不能两头吃。”不过,考虑到当地的购买力,合作社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销后,适当提高了价格,蔬菜销售依然看好。在亦庄社区蔬菜直销点,没有合作社网点前,拆迁户小区的蔬菜由外地商贩把持市场,控制价格,菜价普遍较高,居民反映强烈。为此亦庄居委会找到区政府,要求解决问题。区农委将合作社引进小区后,亦庄居委会腾出了100平方米的房间,专供合作社销售蔬菜。合作社直销点自今年7月份开业以来,受到当地居民热烈欢迎,每天上午买菜的人群都是排着队。但是利益受损的外地商贩捣乱,在消费者中散布谣言,甚至威胁合作社。合作社找到当地派出所帮助维护治安,安装了摄像头,同时加强自防,最终平息了事态,保障了消费者的安全。

  2 0 1 1年冬,北京市出现了大白菜卖难现象。市政府开会要求各级政府帮助农民销售大白菜。大兴农委要求合作社帮助菜农排忧解难,合作社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决定敞开收购,最终销售白菜近百万斤,让菜农的损失降到最低点,赢得了成员对合作社的信任。

  从“价格战”转向“安全战”,合作社发展前景广阔鉴于合作社经营效果好,农民增收明显,周边菜农入社积极,合作社成员总量达到了近200户。目前合作社向社区提供蔬菜的日销售量达到了6万斤。同时向当地驻军、学校提供每日近万斤的新鲜蔬菜,还通过镇政府的介绍,与华联超市签订了每天供货2000斤的合同。

  合作社计划在今后的三年内,重点瞄准社区直销,做到大兴社区蔬菜直销的全覆盖。随着本地消费者逐步认可了合作社的产品,合作社的营销策略也由低定价入手、占领社区市场的价格战全面转向以质取胜的产品安全战。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合作社积极加大开展标准化生产的力度,从源头种苗选取入手,改善成员的生产品种,并按照提供成员的种苗量回收成员产品,在合作社成员中全面开展绿色产品生产,杜绝激素使用,以产量的降低换取产品品质和口感的提升。通过以质论价、优质高价,弥补成员产量减少的损失,增加成员的总收入。并且,利用合作社的育苗场试种市场稀缺、价格高的新品种,引导成员进行品种结构优化,让成员生产的新产品引导市场消费,为成员争取更大的利益。

  但是必须看到, 随着营销网点的快速扩张,消费者需求量增大、需求品种多元化,合作社仅仅依托成员产品的供应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外购需要把好质量监控这一关,否则将直接影响到合作社的信誉和发展。合作社已经计划通过农委、镇政府的帮助,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蔬菜生产统计普查,掌握本地的蔬菜生产供应能力,力争将全镇菜农聚集到合作社的平台下。

  (作者单位:苑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刘玉松,北京市大兴区农委)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