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烟叶种植合作社与其它种烟主体投入产出比较研究——以贵州省兴义市为例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3-01-14  浏览:185

  摘要:合作社、家庭农场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政府和烟草公司扶大力持的对象。本文选取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从事烟叶种植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传统种植户为研究对象,根据调查结果,对不同烟叶种植主体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烟叶种植主体的生存和发展状态,为烟区不同烟叶种植主体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烟叶种植 组织 分析

  伴随着农村土地市场不断完善和烟草工业不断升级,在地方政府和烟草公司的积极引导下,烟区出现了各种新型的烟叶生产组织,这些烟叶生产组织的产生,丰富了农村生产组织模式,推动了烟叶大宗连片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种植生产。这些烟叶新兴烟叶生产组织是顺应烟草工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产物,对提升烟叶生产效率、提高烟农种植效益、整合土地资源和推进烟草工业现代化及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都有作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探讨不同种烟主体的效率和效益,从贵州省兴义市选取了传统种植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烟叶种植合作社四种不同烟叶种植主体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投入产出对比研究。

  一、基本情况

  由于耕地面积不足,在自有土地的基础上,除了合作社外,其它三种种植主体或多或少都租用了土地进行烟叶种植。调查情况如下表。

  

  从上表可看出,由于人均耕地不足,传统种植户、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均租有土地进行耕种,这是由于在当前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到城市务工,导致农村土地闲置,为土地流转提供了可能。

  由于传统种户种植面积不大,仅靠自有劳动力就可完成烟叶生产种植工作,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人手不足,需雇佣相应的劳动力参与才能完成烟叶的生产工作。作为合作社组织形式的生产组织模式,更多是以土地入股、聘请专业生产服务和管理人员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调查表明,不同的生产组织,效率有明显的区别。合作社的效率最高,传统种植户的效率最低,这主要是因为在烟叶生产的大多数环节,合作社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的专业生产,而家庭农场基本靠手工完成。但在一些靠手工完成的环节,生产效率区别不大。

  二、投入比较分析

  随着政府及烟草公司的投入进一步加大,烟叶种植生产越来越专业化,在各种农用物资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政府和烟草公司通过提高烟叶收购价格、加大种植专项补贴等形式对烟农进行补贴,烟农的收入没有受到市场太多影响,种烟热情和意愿得到强化。下表是经调查统计后的投入情况。

  

  

  仅从数据来看,传统种植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亩均成本分别是860元、1215元、1640元和1605元,传统种植户的单产效率要远远高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居中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家庭农场和合作由于种植规模大,许多生产环节交由专业生产服务队完成,专业生产服务队在服务过程中收取一定的费用,导致直接成本上升。传统种植户和种植大户的生产环节大多由自己完成,节约了相应的生产成本。

  三、产出比较分析

  不同种植主体的投入的方式是不同的,传统种植户和种植大户的投入主要是自身的劳动力投入,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投入主要是资本投入,其产出效率存在着较大的区别。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在进行了专业化生产和科学化管理后,除了亩均产量得到不断提高外,上等烟和中等烟比例也随着之增加。充分体了现家庭农场和合作社这两种新兴烟叶生产组织的在烟叶生产上的巨大优势。但考虑到专业化生产及管理的投入情况,从亩均纯收益而言,也未必是最好,仍然是根据前述调查数据得出下表:

  

  从上表可看出,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亩均纯收益反而下降,这主要是由于随着规模的扩大,采用专业化生产和管理带来的投入增加,且投入的增加量高于规模化带来的产值增加量,故而导致亩均纯收益下降,但这并不说明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生产组织模式不可取,这里还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实行规模化生产后,烤烟家庭实际收入得到增加。由于规模化生产需要,传统生产组织已不能独自完成,采用了新兴的烟叶生产组织模式后,可将家庭中有限的劳动力解放出来从事其它生产,譬如烟叶种植生产中从事专业化生产和服务的人员,从事这些生产获得的收益将直接增加家庭收入。

  二是实施专业化生产后,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由于专业化生产和科学化管理需要一大批劳动力,这些生产和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来自当地,长期的生产和管理实践,无疑会进一步提升当地烟农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

  三是集约化生产后,农业产业结构可以得到调整和升级。新兴烟叶生产组织的产生,为不愿务农但拥有土的农民增加了多种选择的可能,他们可以自有土地出租或入股的方式为自身带来收入,同时也为新兴生产组织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提供了条件,还可间接带动农业机械产业的发展。此外,解放出来的劳动力除部分可从事专业化生产服务外,剩余劳动力还可从事相关产业,从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四、小结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新兴烟叶生产组织是提高农村土的利用率、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增加烟农收入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高种植规模和烟叶质量水平的重要措施。

  但对当前农村而言,由于观念、资金、区位、政策等方面的限制,新兴烟叶生产组织尚处于生长发展之中,对政府而言,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

  一是要形成从政策上和资金上扶持的激励机制,对新兴烟叶生产组织进行管理经营扶持和技术指导扶持;

  二是要建立以烤烟种植为主产业形式的发展机制,通过实现现代烟草农业来发展烤烟生产、稳定种烟面积、增加烟农收入;

  三是建立积极有效的烤烟生产风险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风险保障金额,加强补助兑现,规范烤烟种植风险保障政策,解决烟农种烟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苑鹏.改革以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1期。

  董亚珍,鲍海军.家庭农场将成为中国农业微观组织的重要形式[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0期。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