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山东省淄博市“壮实”合作社 菜贱伤农不重演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3-01-14  浏览:72

  随着今年淄博“两会”的落幕,新一年淄博发展思路敲定,“发展、实干、新型城镇化”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最耀眼的词汇。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今年八项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今年乃至以后的一段时期的主旋律,建设干事创业的服务型政府更是成为民众之所期待。在实干中实现快速发展,实现生态文明成为450多万淄博人民的新期待。

  为进一步跟踪淄博市务实发展之势,挖掘绿色发展之风,追逐幸福淄博建设,今起本报开设“实干开局”专栏,重点挖掘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风貌,用基层视角来看发展、说发展、享发展。期待合作社能壮实一些 “我们的合作社能壮实一些,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再强一些,菜贱伤农的事就会少上演几次,这是我们新一年来最大的期待”。12日,谈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描述,李治远这样告诉记者。

  1月10日,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落幕,政府工作报告得以批准,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正式敲定。而这一天,博山区博山镇治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李治远和他的社员们确定了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思路。

  谈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描绘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李治远和他的社员们有了更高期待。他告诉记者,从这几年的运营来看,合作社确实发挥了一些作用,但限于合作社规模和资金方面的因素,仍然缺乏较强市场竞争力。如果在合作社中,引入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这样一来合作社的力量就增强了,可以获得与上下游产业生产者的议价权,为农民谋求更多利益。“我理解的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有两层意思,专业合作是指提高合作社的专业性,通过市场细分,让产品更加具有专业性。而股份合作则是,希望有企业通过技术、资金等要素入股,这样一来,就能增强合作社的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合作社发展面临瓶颈

  尽管这样的“蓝图”让李治远这样的致富带头人兴奋和期待,但是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合作社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还面临诸多困难和瓶颈。从当前情况来看,农业合作社在生产经营上,对农民的制约并不大,最关键的是,以村或者户为单位的小型合作社根本没有与农资企业议价的能力,无法形成规模优势,压低农资价格。在销售环节,同样因为规模因素,合作社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将社员的产品全部集中起来,没有这样的财力,如果分散经营,就与合作社组建初衷相背离。正是因为在各个生产环节中起不到应有作用,使得合作社的作用有些弱化。

  事实上这样的“窘境”也已经引起了政府的注意,根据淄博市的安排,下一步全市将深入组织实施骨干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工程,做大做强13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通过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工程,探索建立“工业化运行、园区化发展、企业化管理”的新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需要农村深化改革为支撑。今年元旦,记者在文昌湖区商家镇采访时候,有村民表示,种菜如果没有规模优势又没有特色,那么就很难取得发展。如果想获得规模优势,必须保证稳定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淄博荒土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孙朝霞对此理解更深,她告诉记者,小农经济已经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与之相匹配的必须是规模化、集约化,这就要求农业企业适度扩大规模,前提则是土地承包权流转。

  去年孙朝霞购买了大型机械,使用机械耕作比雇人干活,平均算下来每亩地要便宜200元。“如果没有集约化这是不可能的。”

  这样的说法,与淄博市政协委员徐兴明的建议不谋而合。他认为千家万户的小作坊,已经很难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只有把一家一户的农民联合起来,才能形成规模、增加效益、做响品牌、占领市场。要做大做强龙头专业合作社,增强其对农业产业的带动作用。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