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利用山东省348户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首先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的因素,然后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合作社程度的因素。研究发现:57.76%样本农户已参与合作社,社员农户普遍存在未将所生产苹果全部售给合作社的现象,即参与合作社的程度具有差异性;苹果种植面积、苹果收入比重、苹果质量、市场价格水平和果品市场距离等对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市场价格波动等对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已经参与合作社的农户中,风险态度、苹果种植面积和苹果质量等对参与合作社的程度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市场价格水平对参与合作社的程度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农户 合作社行为 决策 苹果种植
一、引言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农业的国际化,中国农业在走上市场化道路的同时,更需要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总的来看,中国农业发展已经从以往面临单纯的自然资源约束转向面临自然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其中,市场需求的约束越来越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陈锡文等,2000)。面对竞争激烈和瞬息万变的大市场,规模小且分散的农户难以克服自身弱点,存在着参与市场竞争的“功能性缺陷”(池泽新、张小有,2004)。克服农业家庭经营的缺陷就需要在组织或制度层面进行创新,即在维持农业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加强农户与市场的紧密联系,提高农户在农业产业链中的地位。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解决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问题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农业合作社不仅能够节约农户交易成本,还有助于把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所形成的经济剩余保留在农业产业内部,增强农业产业自身积累和发展的潜力(黄祖辉、梁巧,200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微观决策主体,农户具有充分的选择权,根据自己的需要、特征以及所处环境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胡定寰等,2006)。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也应以尊重农户的自主选择权为前提,并以满足农户的利益诉求为宗旨(朱红根等,2008)。因此,有必要系统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合作社行为决策的因素,为加快农业合作社发展和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综述
作为农业产业链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组织和制度安排,农业合作社主宰全世界大约1/3的农产品生产和供应(Pattison,2000)。从各国的发展实践来看,一些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以失败告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激励缺失,造成了合作社的货源不充足(SextonandIskow,1998)。在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中,Karlietal.(2006)考察了土耳其农户参与合作社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户主年龄、文化程度、信息获取能力、种植规模和新技术采纳情况是影响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的主要因素。Enanderetal.(2009)考察了社会关系网络对瑞典林业生产者参与合作社行为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关系网络越广,林业生产者参与合作社的可能性越大,其原因主要在于,与其他市场主体相比,合作社对林产品的收购价格相对较高。PascucciandGardebroek(2010)基于意大利农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农户参与合作社并不必然意味着其生产的农产品将全部销售给合作社,并且那些没有参与合作社的农户也可能选择与合作社交易。
国内学者对农户参与合作社行为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多。黄祖辉等(2002)较早地指出,影响农户合作的因素大致可归为产品特性、生产集群、合作成员及制度环境;其中,产品特性决定了农户合作的必要性,生产集群创造了农户合作的可能性,合作成员和制度环境等因素则共同决定了合作组织的发展水平、组织制度、运营机制以及发展路径等。徐志刚等(2011)认为,政府推动和扶持、农户合作需求、产业发展基础、市场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都是影响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农户相互间的社会信任以及受其影响的农户合作意愿和能力对于合作社的产生、存续和发展显得更为重要。郭红东、蒋文华(2004)研究发现,农户参与合作社的行为决策受到户主文化程度、产品商品化程度、市场发育程度、政府支持力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张广胜等(2007)研究发现,户主文化程度、农村贫富差距与农户参与合作社需求之间呈负相关,有关部门组织农业科技学习、推广农业技术、代销农副产品等则与农户参与合作社需求之间呈正相关。朱红根等(2008)认为,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主要受到户主文化程度、经营规模、市场价格感知、经营困难程度、抗自然风险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卢向虎等(2008)研究发现,农产品价格波动、户主年龄和文化程度、商品化程度对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影响显著。
总的来看,尽管已有不少学者对影响农户参与合作社的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事实上,从事不同农产品生产的农户其经营特征和所处的外部环境特征等方面均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针对特定农产品生产者参与合作社的行为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则并不多见,特别是水果生产者。此外,就当前处于转型时期的农户而言,合作或交易关系更多地是靠非正式制度来维系,机会主义行为受正式制度的约束十分有限,很容易出现如同PascucciandGardebroek(2010)所指出的社员资格与参与程度两者间的相互偏离,显然,这一现象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并未得到充分体现。为此,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深入考察苹果种植户参与合作社的行为决策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首先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哪些因素影响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然后运用有序Probit模型进一步探讨哪些因素影响社员农户参与合作社的程度(积极性),以期获得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三、研究假说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假说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苹果产业的具体特点,笔者认为,影响农户参与合作社行为决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类。
1.户主基本特征。户主基本特征包括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和风险态度(户主对风险的态度)等。①不同年龄的户主,因存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对合作社的不同观念。户主年龄大,则其生产经营方式趋于保守,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较低。②户主文化程度越高,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越强。文化程度高的农户认知程度相对较高,能够认知参与合作社后的潜在收益,从而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可能较高。③农户独立进入市场交易面临价格风险和其他交易风险,若户主对风险持厌恶态度,则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较高。
2.农户经营特征。农户经营特征包括苹果种植面积、苹果种植年限、苹果收入比重和苹果质量等。①与苹果种植规模小的农户相比,苹果种植规模大的农户投入的资金、技术、精力以及承担的市场风险也高,这类农户为了稳定销售渠道和规避市场风险,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较高。②农户种植苹果的年限长,其积累种植和销售经验就丰富,进而减弱其对合作社的依赖性,即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可能较低。③苹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高,意味着农户专业化程度越高,其对苹果生产经营的依赖性越强,从而越有可能通过参与合作社来改进生产技术、节约生产和交易成本。④分散、弱小的农户在市场上讨价还价能力相对不足,优质苹果往往难以保证获得稳定且较高的交易价格,而参与合作社则有助于避免优质苹果的质量溢价面临受剥夺的风险,因而生产的苹果质量越高,农户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也会越高。
3.市场环境特征。市场环境特征包括市场价格波动程度、市场价格水平、市场交易损耗和距果品市场距离等。①价格波动程度较大的市场很容易遭遇收购商的机会主义行为,这将给农户造成损失。因此,市场价格波动程度与农户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成同向变动。②农户独立进入市场交易时获得的苹果销售价格水平若较低,则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较高。③市场交易损耗产生于运输途中挤压造成的果面磨损和收购商过于苛刻的苹果挑拣标准,此类损耗大,农户蒙受的利益损失就严重,从而可能增强其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④农户距果品交易市场距离会影响其参与市场的运输成本上升,因此,距离果品市场距离与农户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程度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二)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将农户参与合作社的行为决策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二是农户参与合作社的程度。其中,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的行为决策,可能性存在两种,要么参与合作社,要么没有参与合作社。为了考察影响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的因素,采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
建立影响农户参与合作社发生比的函数表达式:
(1)式中,pi为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概率;β0为常数项;βn(j=12,…,n),为待估计系数;ui为随机误差项。解释变量xij分别表示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风险态度、苹果种植面积、苹果种植年限、苹果收入比重、苹果质量、市场价格波动、市场价格水平、市场交易损耗和果品市场距离。
本文将农户参与合作社的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因而采用有序概率模型中的有序Probit模型来分析影响农户参与程度的具体因素,具体的函数表达式为:
四、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所用数据是由课题组在山东省苹果适生区实地调查所得。山东省是中国渤海湾苹果主产区的重要省份。2009年,山东省苹果产量为771.0万吨,占中国苹果总产量的25.8%;苹果种植面积约27.0万公顷,占中国苹果种植总面积的13.4%。苹果产业已发展成为山东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10年1月中旬,笔者在栖霞、龙口和莱西3个县级市共选择30户苹果种植户进行预调查,并对问卷作了修改和完善;2010年4月,课题组先在山东省选取8个苹果主产县级(市、区),然后在每个县级(市、区)选取3个样本村,再在每个样本村选取15户苹果种植户。此次调查共回收360份问卷,剔除关键变量缺失的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48份,有效率为96.8%。表1为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二)样本描述
在所有样本农户中,有201户参与合作社,占样本农户总数的57.76%;其中,在已经参与合作社的样本农户中,通过合作社销售的苹果数量占其苹果销售总量的比重位于区间“<25%”、“25%~50%”、“51%~75%”和“≥75%”的各有45户、51户、63户和42户,分别占22.40%、25.40%、31.30%和20.90%。
已经参与合作社及所有样本农户,两者在户主年龄的分布上较为接近,主要集中在35~55岁。与所有样本农户相比,参与合作社样本农户的户主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其中,文化程度在高中或中专及以上的样本所占比重为46.8%,参与合作社样本农户的户主对市场风险所持态度更多地表现为中性和厌恶。与所有样本农户相比,参与合作社样本农户的苹果种植面积、苹果收入比重、苹果质量均相对较高,但苹果种植年限和对苹果市场价格波动程度的感知则相对略低。此外,相对于所有样本农户而言,在参与合作社的样本农户中,表示交易运输损耗较低的样本所占比例相对较低。样本农户的基本特征具体见表2。
五、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一)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1.户主基本特征对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的影响。
①户主年龄和风险态度这两个变量对于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的影响并不明显;②文化程度对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的影响为负,表明户主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选择参与合作社的可能性越低,这与预期相反,这可能是因为,户主文化程度高的农户在农村只占据少数,很难与大部分户主学历低的农户就合作问题达成意见一致,兼之受到意识及利益冲突的影响,这一小部分户主学历高的农户可能更加偏好独立经营状态,从而不愿意参与合作社。
2.农户经营特征对其是否参与合作社的影响。
(1)苹果种植面积越大的农户,越倾向于参与合作社,这与研究预期一致。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结果:种植规模为“<3亩”的农户中;有21.05%参与了合作社,种植规模为“3~6亩”的农户中,有75.59%参与了合作社;而种植规模为“≥6亩”的农户中,有78.13%参与了合作社。
(2)苹果种植年限对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与苹果种植年限长的农户相比,苹果种植年限短的农户更为重视从杂志、电视等媒介获取生产和市场等方面的有效信息,从而使得这两类农户积累的种植经验和把握的市场行情并不具有明显的差异。
(3)苹果收入比重越大的农户,越倾向于参与合作社,这与研究预期一致。笔者在实地调查中了解到,苹果收入比重较大的农户参与合作社后较易受到合作社管理层的重视,其苹果成交价格相对于其他成员略高,因而其参与合作社的激励较强。
(4)苹果质量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参与合作社,这与研究预期一致。实地调查发现,在苹果质量为“良好”和“优”的农户中,绝大多数都表示在市场交易时经常会遭遇到收购商故意压低苹果质量等级以榨取质量租金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为了规避这类经济损失,他们较为倾向于通过参与合作社来增强市场谈判力量,进而获得更有利的交易条件。
3.市场环境特征对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的影响。
(1)市场价格波动对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具有负向影响,这与研究预期一致。在实地调查中了解到,当市场价格波动频繁时,如果仅凭个人之力,农户很难及时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因而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较高,从而一方面能够降低市场信息的搜寻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享受合作社提供的较高成交价格。
(2)市场价格水平对农户参与合作社的影响为正,这与研究预期一致。笔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尽管苹果产地销售价格较往年有所提高,但与终端消费市场价格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仍非常大;近年来,肥料、农药等苹果生产投入要素的价格也呈现出大幅度上涨的趋势,接近半数的农户表示,苹果产地市场价格偏低。绝大多数已经参与合作社的农户表示在参与合作社后可以获得超过市场价格水平的交易价格。
(3)交易运输损耗对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影响不显著。对此,可能的解释是,市场交易时的损耗主要是运输过程中挤压和碰撞造成的果面缺陷率上升,参与合作社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市场交易损耗,但由于合作社对苹果质量的要求相对较高,原本可以搭配销售的残次果只能在市场上以低价处理,从而削弱了某些农户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
(4)距果品市场距离对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的影响为正,这与研究预期一致。农户运输苹果的工具主要为三轮摩托车,距果品市场越远,其运输成本(汽油费用、时间机会成本等)越高。因此,距离果品交易市场较远的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愿望就会越强烈。距果品交易市场较近的农户之所以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较低,其原因有二:一是这类农户能够坐等上门收购,无需为销售苹果支付运输成本;二是这类农户参与合作社后运输成本可能不降反升。关于后者的解释是,为了避免与果品市场批发商争夺货源,合作社不太愿意将地址设在果品交易市场附近,这就造成了距离果品交易市场较近的农户距离合作社相对较远,因而其参与合作社的激励下降。
(二)农户参与合作社程度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1.户主基本特征对农户参与合作社程度的影响。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和风险态度等变量各自系数的符号与Logit模型的估计结果均保持一致,不同的是,文化程度在有序Probit模型中不再显著,风险态度则较为显著,表明在参与合作社的农户中,当户主厌恶市场风险时,其参与合作社的程度越高,表明户主对风险持厌恶态度的农户往往参与合作社的程度相对较高,也就是说,这类农户更愿意通过合作社来销售苹果,这与研究预期是一致的。
2.农户经营特征对农户参与合作社程度的影响。苹果种植年限和苹果收入比重这两个变量的系数均不显著,且系数均为负;苹果种植面积和苹果质量都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符号均为正,这与Logit模型的估计结果一致。这表明,苹果种植面积越大或苹果质量越高的农户,其参与合作社的程度就会越高。其原因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种植面积较大或苹果质量较高的农户,合作社更愿意提供上门收购服务,这可以极大地降低此类农户的交易成本,提高农户参与合作社程度;二是合作社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种植大户加盟,为了稳固与此类农户的合约关系,合作社会采取一些奖励措施防止优质货源及供应伙伴等资源流失。
3.市场环境特征对农户参与合作社程度的影响。市场价格波动、交易运输损耗和果品市场距离对农户参与合作社的程度影响并不明显,市场价格水平对农户参与合作社程度的影响为负,表明与认为市场价格水平还可以或挺合适的农户相比,认为市场价格水平有点低的农户,参与合作社的程度相对较低,这与研究预期相反。对此,可能的解释是,农户销售苹果除了可以选择合作社或者果品市场,还可以选择与龙头企业签订销售订单,若销售订单规定的价格高于合作社提供的价格,那么,即使市场价格水平偏低,农户参与合作社的程度也不会高。
六、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一)研究结论
合作社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农户的积极参与。本文利用山东省苹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参与合作社的行为决策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样本农户已经参与合作社,成为了正式社员;然而,绝大多数社员农户并未将其生产的苹果全部销售给合作社,存在参与程度上的差异。苹果种植面积、苹果收入比重、苹果质量、市场价格水平和果品市场距离等对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户主文化程度、市场价格波动等对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则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已经参与合作社的农户中,户主风险态度、苹果种植面积和苹果质量等对参与合作社的程度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市场价格水平对参与合作社的程度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二)政策启示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如下政策启示:第一,加快土地流转进程,促进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因此,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农地流转政策,鼓励农业种植能手采取转包、租赁等方式从其他农户手中取得农地经营权,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大户发展。第二,鼓励农户专业化种植,提高农业收入比重。考虑到农户专业化种植将产生较高的资产专业性,这会带来更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因此,政府应继续加强对专业化种植区域的市场干预力度,遏制其他市场主体采取欺行霸市等机会主义行为。第三,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改善农产品质量。政府应尽快建立起精干高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造就业务精良的农技推广队伍,并配备功能完备的农技推广设施手段,从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农技推广方式方法,从而改善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质量。第四,规范合作社定价制度,以保证农户收益增加。鉴于转型时期中国农业合作社普遍存在“强者牵头、弱者参与”和“利益诉求的差异性”等特征,农户参与合作社的经济利益并不能完全得到保障,因此,为了防止合作社内部“强者”对“弱者”的利益侵蚀,政府在大力鼓励合作社发展的同时,也应积极规范合作社内部治理,以谋求公平和效率目标的兼顾。
参考文献
〔1〕Enander, J.; Melin, A. and Nilsson, J.: Socila Influences in Forest Owners’ Choice between Cooperative and
Investor-owned Buyers, http://pub-epsilon.slu.se.4257, 2009.
〔2〕Karli, B.; Bilgic, A. and Celik, Y.: Factor Affecting Farmers’ Decision to Enter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Using Random
Utility Model in the South Eastern Anatolian Region of Turkey,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Tropics
and Subtropics, Vol. 107, No. 3, pp. 115–127, 2006.
〔3〕Pattison, D.: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in Selected Transitional Countries, discussion pape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2000.
〔4〕Pascucci, S. and Gardebroek, C.: Some Like to Join, Others to Deliver: An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Farmers’
Relationships with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paper present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114
th
EAAE Seminar “Structural Change
in Agriculture”, Berlin, Germany, April 15-16, 2010.
〔5〕Sexton, R. J. and Iskow, J.: Factors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Emerging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Giannini
Foundation Information Series No. 88,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1998.
〔6〕陈锡文、杜鹰、唐仁健、宋洪远:《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管理世界》2000 年第1 期。
〔7〕池泽新、张小有:《中介组织主导型市场农业体制初探》,《农村经济》2004 年第11 期。
〔8〕郭红东、蒋文华:《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 年第5 期。
〔9〕黄祖辉、梁巧:《小农户参与大市场的集体行动——以浙江省箬横西瓜合作社为例的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
年第9 期。
〔10〕黄祖辉、徐旭初、冯冠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2 年第3 期。
〔11〕胡定寰、陈志钢、孙庆珍、多田稔:《合同生产模式对农户收入和食品安全的影响——以山东省苹果产业为例》,
《中国农村经济》2006 年第11 期。
〔12〕卢向虎、吕新业、秦富:《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实证分析——基于7 省24 市(县)农户的调研数
据》,《农业经济问题》2008 年第1 期。
〔13〕徐志刚、张森、邓衡山、黄季焜:《社会信任:组织产生、存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软科学》2011 年
第1 期。
〔14〕张广胜、周娟、周密:《农民对专业合作社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沈阳市200 个村的调查》,《农业经济
问题》2007 年第11 期。
〔15〕朱红根、陈昭玖、翁贞林、刘小春:《稻作经营大户对专业合作社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385 个
农户调查数据》,《农业经济问题》2008 年第12 期。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