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黑龙江:七台河市勃利县联友葡萄专业合作社创业记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3-01-17  浏览:123

  窗外雪舞纷纷,室内暖意融融。七台河市农委刚刚颁发的科技示范补贴资金文件放在七台河市勃利县联友葡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柴连友家的茶几上,有着“葡萄大王”之称的柴连友说:“政府掏钱补贴科技示范,这是为我们创业撑腰,心里真是爽呀。”

  创业链——“创”出高效益分外甜

  柴连友归纳说:“从三分地扩大到五乡镇六基地的规模经营,这很爽,靠的是一条由自己摸索到农技创新、再到政府扶植的创业链。”

  1994年,从山东探亲归来的柴连友背回来两麻袋美国红提葡萄种苗,却因两地气候、土质差异没能成活。不服输的他却从此迷上了钻研葡萄栽培技术,一听说哪有行家,拎起几个馒头一瓶水上车就去取经,经常在葡萄秧前一坐就是一宿,别人眼里的枝枝蔓蔓在他看来就像自己儿女一般熟悉。渐渐地,从县里农艺师到省农科院专家,都成了他葡萄架下的知心人。2003年秋,柴连友栽培出的特色品种“黑甜甜”被专家们一致认为是全省最有发展前途的无核优良葡萄品种之一,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他和县农艺师石长龙首创的“大棚葡萄双分立体吊绳栽培”技术也解决了结果不上移的业内难题。柴连友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大王”,县里找到他成立了“联友”葡萄协会,从此,20元一斤的葡萄足不出户,就被抢购一空,“黑甜甜”葡萄甜到了农民心里。

  品牌路——“品”在舌尖上销得远

  “合作社统管后,葡萄连年遭‘抢’,那叫一个爽,作为生鲜水果的品牌效应要想永远立足在顾客舌尖上,就是要抓好质量。”柴连友打比方说:“青瓜不熟是苦的,熟透了才会甜,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只有熟到十二分的‘黑甜甜’葡萄品质口味最佳,一亩地只有3000斤标准果承载量,那就必须把好这个度,过与不及都会砸自己的品牌。”

  2011年,联友葡萄合作社统一注册了“勃黑”牌商标,2012年荣获“市级知名商标”,正在向省级著名商标迈进,还要通过市农委申请世界地理标识。柴连友解释道:“正如干邑地区之所以能成为法国白兰地最古老、最著名的产区,缘于受到几个世纪的权威性保护,除此以外的任何地区不能用‘Cognac’一词来命名,我们申请下来世界地理标识后,这里就会成为公认的最适宜种植‘黑甜甜’葡萄的理想环境。一旦有了世界地理标识这样的金字招牌,咱这都能办起葡萄节,让各地名优葡萄品种来这打擂台。不用吆喝就能赚大钱,那才是真正的品牌出效应,等到我们的葡萄论串卖时,那葡萄就成了‘金串串’,大伙腰包会更快鼓起来。”

  合作社——“合”起来才有大作为

  “为了扶植合作社,政府出台了按平方补助建葡萄大棚的扶持政策,从勃利县勃利镇的蔬菜村到永恒乡的金山村,再到青山乡的奋斗村、倭肯镇等都发展了葡萄种植基地,形势爽人呀。”

  联友葡萄合作社已经成为2010年度省级“星级示范社”、2011年度省级“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正在申请省级三星专业合作社。柴连友说:“以蔬菜村为例,人均耕地才2亩7分地,分散的农户只有合起来才有大作为,而规模发展的合作社也只有打好金算盘,才能使果农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谈起合作社今后的发展,柴连友说:“为让农户种得安心,必须改变‘没事各忙各、有事才拨电话、着急了骑摩托赶场’的松散状态。第一步要配置综合技术指导、田间课堂、品牌宣传等作用的面包车,专门在田间地头跑;第二步要有1吨和5吨的冷藏储运车,1吨车用于倒短收购,5吨车用于‘农超对接’理顺销售途径;还要考虑集体办保险,让农险这把‘保护伞’撑得更牢,提高农村社会的和谐度和农民的幸福感。”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