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硕博文摘
董慧:农业女性化背景下妇女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
作者:硕士 董慧;导师 万江红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2012年获得学位     日期:2013-01-21  浏览:184

  【摘要】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转移男性的速度和比重均高于女性,导致大量农村妇女尚留在农村,承担起主要的生产责任。在两性劳动分工中,传统的“男耕女织”性别分工已经向“男工女耕”转型。农村妇女在农村社会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凸显,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劳动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得到了一定的分享发展资源的机会,但是由于农村妇女整体的素质不高,对技术等资源的占有较低,对市场的把握程度不够,导致农村妇女在农业中面临更多的困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连接农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对于解决农业生产困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研究基于农业女性化的背景下对农村妇女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农村妇女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需求程度较大,且具有其独特性;农村妇女参与合作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农村妇女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总体上满意度不高;在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期望和路径选择上农村妇女对组织系统的重构各方面也有相应的认识。影响农村妇女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组织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这三个层面。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合作意识、自组织能力和农村妇女的社会资本。农村妇女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合作意识不强、自组织能力相对较弱,拥有的社会资本有限。组织因素影响农村妇女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组织在吸纳成员时表现出了隐性的性别倾向。二是组织类型和组织层次,农村妇女对合作的选择更加倾向于较低层次的合作,选择组织时也较多地考虑参与风险。三是组织内部管理缺少女性成员的参与。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政策环境主要包括近些年来国家及各地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和倡导。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环境、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和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文化因素主要是从传统婚姻关系和婚姻文化来分析农村妇女参与合作的障碍。通过对妇女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证分析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女性化;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妇女;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