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云南省河口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纪实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3-01-25  浏览:53

  “今年,我养了20头猪,如果没有合作社党支部支持,我最多只能养5至6头,合作社的饲料价格比市场上的低,猪的卖价还比其他不是社员的群众每斤多卖3毛钱,多赚了8000多块。这多亏我们合作社有了党支部。”河口县莲花滩乡熊棚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熊保林说。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分散经营的农民有组织地抵御市场经济风险、共同提高经济收益的新兴经济组织。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河口县委组织部积极先行先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建设作为深化边境党建长廊建设、促进边境群众致富增收、深入开展“四群”教育的突破口,引导全县新成立的12家农民合作社,同步建立党组织,实现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

  党建成为引领合作社健康、有序、高效发展的强大“引擎”,入社社员收入平均比非入社群众高30%以上,合作社被边境群众誉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动车组”。

  在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河口县委组织部按照“引导不命令、服务不越权”原则,明确提出了党组织在合作社中“政治领导、政策指导、监督引导、协调服务”的职责,提出了“理事会提议-党支部审议-社员代表大会决议-监事会监督”的合作社议事程序,要求科学处理党组织与合作社理事会、社员代表大会的关系,做到把关定向不失位、工作到位不越位。

  合作社党组织带领党员积极发挥“引领、帮扶、带动、沟通”作用,带头联系帮扶入社群众,共同联手创建共富环境,有效提升党建工作为合作社经济发展的服务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共生双赢”的良好态势。

  经济合作一体化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效提高了农业产值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了“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组、一组带一村”的带动效应,全县各族群众建立合作社、加入合作社的热情高涨。全县建立了“王保芬养殖场”、“杨家荣养殖基地”等24户优质肉猪养殖示范大户、21户养鸡示范户,共饲养生猪6500余头、鸡存栏达80000余只。

  合作社的发展也推动了农村社会管理,社员大事小情都愿意找到社里解决。近年来,合作社党组织带头调解邻里纠纷、维护社会治安、帮助就医就学、帮办红白喜事、打击坑农害农现象,有力地促进了边境农村和谐稳定,合作社成为农村与政府之间的一道“减压阀”。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