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访河南省都匀市螺蛳壳河头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光辉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3-01-28  浏览:121

  去年年底,在信阳国际茶城中国·都匀招商推介会上,都匀市螺蛳壳河头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与信阳国际茶城运营管理公司签订了入驻协议。这一举措表达了螺蛳壳河头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要带领该村茶农致富的决心和信心。作为该合作社的理事长,张光辉表示入驻信阳国际茶城是一条合作互利、共同寻找致富的好路子。

  《茶周刊》:作为已签约入驻信阳国际茶城的茶企之一,您觉得入驻茶城能给你们合作社带来哪些好处?

  张光辉:信阳国际茶城是信阳毛尖集团投资开发的河南省“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它采取了独特的“双平台格局”和创新的“主动式运营模式”,要打造国际性的绿茶集散交易平台。我们合作社正需要这样一个很有实力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让我们合作社的茶叶冲出大山、冲出省内、冲向国际,多卖茶叶,多赚钱,让老百姓增收,让合作社增收。

  2011年,我们坪阳村作为都匀市的“整村推进”和“185”示范村,依托合作社带动全村扩大有机茶种植面积,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全村脱贫的目标。我们茶园面积相当广,希望此次和信阳国际茶城合作,能让我们的茶叶销路更广,让老百姓不仅能脱贫,还能致富。

  《茶周刊》:螺蛳壳河头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现状是什么?优势在哪?

  张光辉:我们合作社是一家集茶园基地建设和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现已有合作社农户146户,共225人,拥有茶园面积2200亩。在过去,我们村的茶产业主要是以家庭作坊分散生产、销售为主,虽然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但没有良好的技术指导,产量低,再加上生产出的茶叶没有固定的市场销售,收益少之又少,这大大打击了茶农们的生产积极性,那时候种茶不仅不能致富,就连脱贫都谈不上。后来,在大家的建言献策下,决定合作,大家拧成一股绳,以整体力量,建立标准化基地,进行规模化生产,共同努力,共同脱贫致富。

  说到优势,首先从螺蛳壳说起。其实,螺蛳壳是一座山名,这座山距离都匀市区10公里,位于都匀市西部的摆忙乡境内,最高海拔1768米,平均海拔1400米,是黔南著名景区斗篷山的姊妹山。都匀到摆忙的县级公路沿着螺蛳壳山腰盘旋而上,螺丝壳也由此而得名。螺蛳壳是“都匀毛尖”茶叶的核心产区,方圆几十里都是茶园。这里常年云雾缭绕,生态环境优良,土壤富含有机质,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方之一。我们的茶叶基地就在其中,所以产出的茶叶品质非常好。

  《茶周刊》:你对螺蛳壳河头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有哪些思考和打算?

  张光辉:合作社的发展是离不开老百姓的,合作社的茶叶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是属于整个集体的,只有这个集体脱贫了、富裕了,合作社才能发展得更稳更好。

  现在我们合作社年产“明黔”牌精品茶5000斤,产值高达500万元,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今年光是提供给“立顿”的茶原料就有500吨,明年还将继续与“立顿”合作。现在又决定入驻信阳国际茶城,合作社这些举措都是在为老百姓脱贫致富寻路子,也在为企业增收寻路子。等合作社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将规模性地开发夏秋茶的深加工,减少资源浪费,而且还要扩大种植,大力地招商引资,开发茶下养鸡,让鸡吃虫的同时排出粪便当肥料,并积极配合政府、配合其他茶企业,共同打造摆忙——甘塘“十里毛尖长廊”产业示范带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带动和帮扶群众发展农业观光农家乐、观光长廊、科普长廊等多元化观光项目,进一步助推都匀旅游业的发展,带领当地农民群众走出一条发家致富之路,让全村的老百姓都富裕起来。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