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中国城乡金融报:广东全面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3-01-30  浏览:55

  广东省以仅占全国1.5%的耕地,产出占全国6%以上的农业增加值,成为全国的农业大省。近年来,该省着力推进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机械化、科技化和品牌化,努力将广东省建设成农业强省。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广东省从2013年起,将按照种业带农、产业兴农、科技强农、流通旺农、生态健农的思路,重点启动构建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工程等十大工程、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以及现代农业强省建设。

  据了解,广东省将大力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供给能力。

  为此,该省确立了四大战略定位,即争当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的试验区、争当全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示范区、争当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高效转化的集聚区、争当全国国际性现代农产品物流交易的中心区。

  十大工程促转型升级

  围绕上述战略定位,广东省自今年起重点启动构建“十大工程”。

  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工程。重点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办好海峡两岸、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到2020年,建成5个以上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现代农业园区达到700个以上。

  龙头企业培优工程。力争到2020年,全省拥有1家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和一批超100亿元、超50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带动产业化水平提高。

  农民合作社利民工程。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2013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比上一年翻一番。

  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优势种子种苗生产基地,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和畜禽种业集团。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建设水稻、生猪、玉米等2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进产、学、研、推结合,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力争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

  现代农业装备工程。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和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力争每年新增农机总动力100万千瓦,到2020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

  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基本农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沃土工程等项目建设,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到2020年,力争新建高标准农田2200万亩以上。

  现代农产品物流工程。建设连接城乡、辐射全国、连通国外的超大型、高档次农产品批发市场,努力建成国际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加工中心、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

  循环型农业生态工程。推动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产业链接循环化,构建循环型农业生态体系。

  农业农村信息工程。启动“金农工程”二期项目,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办好农产品网上推介、展销和交易平台,开展物联网建设试点。

  五大体系保协调发展

  为确保十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广东省将构建五大体系:农业综合执法体系,争取建立全省上下贯通、规范高效的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农业推广服务体系,鼓励发展良种推广、农资供应、农技指导、农机服务、病虫统防统治等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全面实施食用农产品标识和溯源管理;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动植物疫情疫病监测、预警、防控和监督执法体系建设,保障农业安全;农村经济运行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广东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常住人口为1.05亿,人均耕地只有0.41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耕地资源与保障粮食安全的矛盾更加突出。面对新情况,广东省运用现代科技,优化配置各种农业要素,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对农业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快推动广东农业转型升级,去年3月份,农业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广东现代农业科技强省建设合作备忘录》。

  根据协议,农业部将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大力推动广东现代农业科技强省建设。重点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新型科技支撑服务体系、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振兴现代农业教育、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九个方面加强合作。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