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黑龙江省肇源县两万农户受益农民专业合作社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3-02-04  浏览:66

  寒冬腊月,户外滴水成冰,可义顺乡西义顺村奶牛合作社内,却是一派火热的生产场面。一头头奶牛有秩序地走进榨奶站,车间工人们忙碌着榨奶、检验牛奶质量,奶牛户脸上露出笑容。这仅是肇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个缩影。

  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肇源县加大对农民组织化的管理,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村干部、村级组织、种植大户和企业领办,把农户有效组织在一起发展产业,已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龙头企业为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产销大户为核心的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89个,其中种植业合作社164个,畜牧养殖合作社104个,大型现代农机合作社7个,带动受益农户2万多户。

  在合作社发展中,肇源县积极完善合作社规章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合作社走上规范化发展之路。肇源镇南小山蔬菜加工合作社被评为黑龙江省三星级合作社,福兴乡兴福蔬菜合作社、文国禽业养殖合作社被评为四星级合作社。

  义顺乡西义顺村奶牛合作社于2006年组建,采取了“合作组织+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现在奶牛存栏1000多头,奶牛养殖户全部加入了合作社。新站镇安合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采取“能人+合作组织+农户+基地”经营模式,大力推进标准化、机械化生产,不但吸引了本村、本镇的农民入社,还把杜蒙县、大同区等外县区的农民也拉了过来,会员已由最初的37人发展到597人。

  在农机合作社发展上,肇源县积极借鉴外地合作社成熟经验,指导合作社健全组织机构,流转土地规模经营,使全县土地流转面积发展到47.7万亩。同时,利用市里农机补贴资金,为肇源镇四方山水田示范区等三个水田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合作社装备了插秧机、激光平地仪和筑埂机等先进设备。

  “以前,我们种地、搞养殖单打独斗,如今有合作社带领我们抱团闯市场、打品牌,让腰包鼓起来了。”农户王林美滋滋地说。肇源县农业局农业中心主任崔玉龙告诉记者,合作组织引领农民大踏步走上合作化生产之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