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赵寿华等:银社对接——助力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运行质量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3-04-02  浏览:120

  多年来,江苏省盐城市一直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今后三年,盐城市将大力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合作社运行质量。为了拓宽资金来源,盐城市委、市政府与各金融单位,通过多种途径,精心编排项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银社对接,不仅创新了金融服务,而且有力地提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质量。

  积极开辟途径,建立常态对接机制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面广量大,急需资金而又贷款难、手续繁和时间长等问题,市委、市政府进行专题研讨,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多种途径推动银社对接。

  一是调研对接。市委农办和市人行等金融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到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全面了解其运行情况和资金需求。民生银行听取了三十多家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资金需求情况,和宏广畜禽等十多家合作社进行了一一交流,针对各家的问题给予一一解答并提出了相应的贷款方案。二是会议对接。2 0 1 2 年1 0 月l 7 日, 盐城市召开了全市金融主管部门负责人会议,印发《全市涉农重点项目贷款需求表》,动员和引导各金融单位与涉农重点项目贷款需求单位进行广泛对接。为了将银社对接落到实处,扩大社会影响,2 0 1 2年1 1月6 日专门举办了盐城市金融单位信贷支持涉农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金融服务“三农”的良好氛围。

  三是常态机制对接。为了使银、社双方便于跟踪落实,市委农办、市人行牵头编印了《盐城市金融单位信贷支持涉农重点项目资料》,奠定了常态化联系对接的基础。盐城市以后每年还将举办两次银农对接活动,建立常态化的对接运行机制。市委、市政府将加大政策支持和考核激励力度,将金融支持与财政支持结合起来,形成互动共促机制。

  大力突出项目,抓好可靠对接载体一方面精心编排项目。银社对接,项目是基础和关键。由金融部门对合作社项目的上报明确要求,设置可靠的门槛。市委农办与各县(市、区)有关单位密切联系,建立项目储备库,择优推荐给金融机构。市人民银行、银监局、金融办多次进行汇总和梳理,经过反复多次的双向选择,有效推动了合作意向的达成。在2012年11月的银社对接仪式上,有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得到现场签约放贷,贷款金额达1000多万元,30个跟踪类项目金额超过1亿元。

  另一方面认真落实项目。为确保对接取得实效,市委副书记陈正邦适时听取情况汇报,提出推进意见;市委农办、市人行等各有关部门及时做好后续服务和针对性督查,对被各银行选中的项目密切跟踪资金落实情况和进度,切实提高项目的履约率和对接率:已完成审批程序的,督促尽快投放到位;正在报批的,尽快完成审批程序;拟介入的,尽快完成材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及早进入审批程序。

  坚持开拓创新,谋求双赢对接成果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各级行政机关主要是搭建平台、给予政策鼓励。

  是否贷款等相关决策,都由具体金融机构做主,不搞行政命令。这样,既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资金支持,又使金融机构开拓了农村市场,取得了双赢的对接成果。

  金融创新开拓市场。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特点,各金融机构不断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开发出具有盐城特色的土地抵押担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中国银行与市委农办签署了合作协议,三年内对列入提升工程的百家合作社提供专项信贷20亿元。民生银行针对养殖类合作社的特点,开发了5万元以下信用贷款、联户担保贷款等十三种产品,运行一年多来没出现一例违约。

  专业合作规范提升。根据银行贷款的要求,农民合作社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运营、提高质量,这和市农民合作社提升工程“做大实力、规范运行、提升服务、增强带动”的要求一起,形成一股合力,有力地促进了合作社提升发展。目前,全市有1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跻身国家级示范社行列,居江苏省前列。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委农办)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