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黑龙江省讷河市多方给力合作社提档指日可待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3-04-04  浏览:75

  讷河市把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加快“三化”建设的有力抓手,多方给力,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民致富进程,合作社提档指日可待。

  目前,这个市拥有合作社1877家,接近全省的1/10、齐齐哈尔市的1/2。今年,将新组建合作社100家,新发展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10个,规范合作社50家,全部达到“十有”要求,确保两年内实现合作社全覆盖。

  组织领导,规范合作社运行

  面对转变分散经营的传统模式,这个市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原则,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为组长的专门领导组织,同时选派60名优秀青年干部,分4组深入到23个较为薄弱村包扶一年,帮助解决发展难题。出台了《讷河市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意见》。明确责任主体和第一责任人,市委市政府与第一责任人签订了责任状。

  “现在老百姓对合作社非常认可,今年俺们村41户大户都加入了合作社,全村10290亩土地全部入社,实现了整村推进。”讷南镇全胜村党支部书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白文首介绍。

  政策帮扶让社员吃上“定心丸”

  为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这个市专门出台了奖励政策,由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对真正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合作社,实行资金奖励,不但奖励合作社,还奖励领办人,奖励村委会。共涉及税收、保险、金融、土地、奖励及其他优惠政策六个方面,让社员吃上了“定心丸”,也坚定了加入合作社的决心。

  拉哈镇千万元农机合作社自组建以来,已经吸引了60户农户,1500亩土地入社经营,眼下还有农户积极入社,共同走发家致富路。

  宣传引导,增强农民入社意愿

  利用冬闲时间,讷河借助科普之冬,组织科技人员和农经总站全体深入基层走村串户,宣传讲解发展合作社的重要意义、好处及讷河市的实施方案和奖励政策。编写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知识简易读本。在电视台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专栏”,宣传好的合作社典型,引导农民建社、入社,宣传、普及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引导农民联合起来发展农村经济,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传统经营模式,走上“抱团作战”的新型经营模式,提高市场话语权和竞争力。

  典型建设,带领农民致富

  “我把自家的10亩旱田入股加入了合作社,不用出一点儿力气活,秋后的卖粮款和年终的分红,每亩稻田就可获得纯收入600元,而且我本身还能出去打打工,一个月还能挣一两千块钱呢。”讷南镇金龙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宗志贤给笔者算起了经济账。

  据悉,讷南镇金龙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2012年销售收入1383万元,净利润970万元。净利润去掉公积金和公益金,参加二次分配总额为830万元,以土地入股的农户每亩又分得红利1020元,比入社种植普通水稻的农户每亩多收入800元,合作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同时,合作社生产的“鑫龙源”牌系列大米和有机米已连续两年取得了国家权威机构的认证,远销南方各大城市,销售收入逐年提高。

  合作社的发展推动了经济效益由高成本、低效益向节本增效转变,让农民们看到了真正的实惠,自主入社热情高涨。

  拓宽规模,壮大合作社聚集能力

  围绕主导产业、主要资源,讷河市全力推进重点合作社建设,发展联合社,推动规模发展。突出能人创建、领办合作社,集中力量打造了一批规模大、质量高、带动强的合作社典型,引领全市合作社做大做强。目前这个市已经组建各类联合社3个,集中了高蛋白、玉米和马铃薯三个主要农产品的20多个小合作社。同时,强化软硬件建设,引领合作社建设有序推进,千方百计实现增产、增收、增效。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