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新疆哈萨克族夫妇绣出幸福生活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3-04-08  浏览:91

  在新疆木垒县,有这样一对哈萨克族创业夫妇,他们靠小本经营起步,一起成长,一起克难,一起摘取丰硕的果实。

  4月2日,记者来到木垒县努尔珠力都孜民族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见到了这对年届40多岁的夫妇。妻子努尔巴哈依正在和绣娘们一起穿针引线,刺绣作品,丈夫阿德里别克热情地对我们说:“这些刺绣基本上都是我媳妇绣的,绣出的东西都卖到哈萨克斯坦了!”

  努尔巴哈依是该合作社负责人,平时带领100多名少数民族绣娘从事刺绣工作。5年来,合作社生产的多种刺绣产品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其中刺绣产品《四季胡杨》《大漠风光》《哈萨克骏马》获得全国3个哈萨克自治县民族刺绣比赛特等奖。在2011年木垒县首届哈萨克民族刺绣文化节上,努尔巴哈依创作的90米长卷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阿德里别克告诉记者,2012年合作社加工生产各类产品3.5万件,销售收入350万元,成员劳务费收入210万元,人均收入1.5万元,创税17.5万元。

  努尔巴哈依是原木垒县名族刺绣厂的职工,丈夫阿德里别克是木垒县毛纺厂的推销员。在2000年,夫妻双双下岗,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夫妻俩打算靠刺绣赚钱。妻子在家搞刺绣,丈夫出门去推销,夫妻二人互助合作,他们各自的特长和谐统一,让刺绣生意越来越红火。到2005年,夫妻二人已经成立了有100名绣娘的小型刺绣厂。

  由于刺绣产品销路一直很好,夫妻俩就商量着成立合作社,2008年,努尔巴哈依牵头,由大石头乡七城子村、东城镇沙乌伦村和进城务工农牧民自发组织成立了努尔珠力都孜民族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

  阿德里别克说:“我们给绣娘们提供材料,她们绣的产品我们卖出去,拿出所得的70%,给她们发工资,我们实行的是计件工作,产品卖到了新疆各地,实行订单化的制作。”阿德里别克告诉记者,2013年合作社准备增加工人至200人。

  记者采访时,县里通知努尔巴哈依参加巴里坤举办的大赛,她正忙着准备参赛作品,对于本次参赛,努尔巴哈依笑着说:“充满信心”。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