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广东
广东恩平市绿田蔬菜水稻专业合作社
作者:恩平市绿田蔬菜水稻专业合作社     来源:广东农业信息网     日期:2013-05-21  浏览:468

  恩平市绿田蔬菜水稻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09年,社员主要由马铃薯、水稻种植户组成。合作社于2009年9月在恩平市工商局注册登记成立,成立初时成员6人,注册资金15万元,至2010年年底,合作社已发展到成员175人,注册资金240万元。几年来,合作社通过不断加大投入,促进了生产规模的发展。目前,合作社已拥有中型拖拉机15台、插秧机15台、收割机6台、12吨水稻烘干机3台、手扶拖拉机21多台、马铃薯收获机5台;社员的耕地面积达3700多亩,主要从事水稻、冬种马铃薯生产经营。社员的耕作基本实现机械化,其中,水稻生产从插秧到收割、运输、烘干等重要环节全部机械化。合作社成立以来,坚持以服务成员,谋求全体成员共同利益为宗旨。通过对社员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了农民增收。2011年,合作社社员种植水稻面积5300亩,冬种马铃薯面积2100亩,其中,社员冬种马铃薯平均亩产达4500斤,每亩纯收入超2000元。

  为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扩大其影响力和辐射力,带动社员及广大农民致富,合作社在良种引进、机耕服务、技术培训和产品销售等方面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一是引进良种、良法种植,提高马铃薯产出效益。多年的种植实践证明,要获得好的收成,品种至关重要。因此,为提高效益,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合作社分别对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水稻品种进行品比、质比测试。根据市场需要,先后从内蒙古引进大西洋、荷兰7号、荷兰15号等适应性强、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同时,积极实施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制订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大力推广应用马铃薯种植新技术,特别是种薯脱毒、垄作、配方施肥、遮光等关键实用技术,使到农户种植的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普通提高,增加了种植效益。据统计,引进了大西洋、荷兰7号、荷兰15号几个优良的马铃薯品种后,马铃薯亩产从原来的3000多斤,提高到4500斤,利润从原来每亩1200元,提高到每亩2000多元。

  二是配套完善农机设备,推进马铃薯、水稻机械化生产。

  合作社的社员主要由马铃薯、水稻种植大户组成,种植的面积都比较大,他们少则几十亩,多则几百亩,且马铃薯、水稻种植收获的时间相对集中,季节性强,单靠人力难于操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合作社通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筹集资金购置了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水稻烘干机、马铃薯收获机等农用机械一批,使到社员的马铃薯、水稻耕作基本实现机械化,从而解决了马铃薯、水稻种植收获时间相对集中及人力短缺的问题,为社员的生产获得丰收奠定了基础。

  三是抓好技术培训工作,提高种植技术水平。为提高社员和农户的种植技术,合作社根据农作物各时期的生产管理需要抓好技术培训,同时,针对各阶段马铃薯、水稻管理技术要点和难点,积极争取恩平市农业局的支持,邀请省、市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据统计,去年以来,合作社共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社员及农户700多人次,使到每个社员都掌握了马铃薯、水稻等栽培技术。如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种植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防治方面,以前农户在种植马铃薯的生产过程中,普遍缺乏对晚疫病的危害性认识和防治知识,当马铃薯发病时,因不重视,不及时防治,造成薯苗过早枯萎,产量较低,效益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合作社及时邀请专家到现场进行培训,使到农户普遍掌握了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实现了增产增收。总之,农户通过参加学习培训后,种植技术水平都得到进一步提高。比如马铃薯种植大户冯奕欣,之前种植技术水平比较低,种植的马铃薯每亩只有2000多斤,效益差;后来他经过多次参加合作社举办的技术培训之后,逐步掌握各项载培技术,去年他种植马铃薯60亩,亩产平均达4500斤,纯利润10多万元。

  四是拓展产品销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社员增产是否增收,关键是看产品的销售。合作社社员比较多,且大多都是种植大户,种植马铃薯、水稻面积比较大。2011年,合作社社员播种水稻和冬种马铃薯面积分别为5300亩和2100多亩,水稻和马铃薯的产量也分别达1580吨和5000多吨,产量比较大。为解决产品的销路问题,使到社员增产增收,2011年,合作社先后与广州市百宜食品有限公司和好丽友食品上海有限公司签订了马铃薯购销合同,实行马铃薯每公斤2元保价收购,确保了马铃薯产品滞销时也能增产增收。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多年销售马铃薯所形成的关系网,组织商贩到田头收购,解决社员和农户的马铃薯销售问题,减少了产品销售费用,使到社员每亩可减少销售费用200多元。另外,2011年,合作社还分别与中央储备粮江门直属库、新会兴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定单种植稻谷购销合同,其中,与中央储备粮江门直属库签订了珍贵矮品种2500亩,与新会兴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有机稻2800亩。合同签订后,稻谷销售价格比市面价格都高,其中,有机稻每担比市面高50元,珍贵矮每担比市面高20元。

  为做好马铃薯种植示范推广工作,带动农民致富,合作社还建立了200多亩马铃薯生产示范基地。并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了我市及周边地区的开平、新会等地的马铃薯生产发展。据统计,2011年牛江镇冬种马铃薯的面积达到1万亩,种植农户532户,产量达4000多万斤,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1500人就地就业或当季节工,另外,农民土地出租、出售稻草又可以增加一笔收入,据统计,单是冬种马铃薯的收入,牛江镇农民就户均增收1415元。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我市冬种马铃薯也由开始时的牛江、良西镇种植迅速发展到全市11个镇(街),2011年全市冬种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4.6万亩,产量达18000多万斤。实践证明,通过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农民利用冬季闲置土地种植一亩马铃薯,纯收入比种植两造水稻还要高。

  经过几年的努力,合作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9年、2011年获得江门市农民致富带头人奖,2010年获“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单位,2011年取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012年,合作社荣获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名称:恩平市绿田蔬菜水稻专业合作社

  地址:广东省 江门市 恩平市

  邮编:529400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