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烟农卢建林:合作社长·政协委员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3-08-07  浏览:110

  卢建林是广东省南雄市古市镇溪口村烟农,今年46岁。他有三重身份:资深烟农、专业合作社社长和南雄市政协委员。

  勤劳致富的资深烟农

  记者近日见到卢建林时,他正在自家的烤房群前带领几位专业分级队员进行烟叶分级。

  离烤房群不远处,就是卢建林的家。两层白色的小楼被旺盛生长的各种蔬菜包围着,一辆红色小轿车停在院子里,是卢建林刚刚买的。

  “现在经常到处跑,农村的路也好走了,就买了辆车代步。”卢建林乐呵呵地说道。

  卢建林今年种了100亩烟。在粤北山区,达到这种规模的烟农不多。可以说,他是一位靠种烟致富的典型代表。

  卢建林18岁开始种烟,见证了烟叶种植从传统生产到现代农业的巨变。

  “刚开始种烟的时候劳动强度很大,交通不便,水利设施缺乏,山区田块分散,高低不平,不管干什么,都要靠人工。”回想起过去种烟的情景,再对比现在的生产条件,卢建林十分感慨。

  近年来,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突飞猛进,山区烟叶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光我们村就修了十公里的机耕路、二十多公里的水渠,烟草公司还帮我建起了7间烤房。现在,所有的环节都由专业化服务队来做,省时省力。”卢建林说。

  实现致富梦,除了烟草行业的好措施,还得益于卢建林的敢闯敢干。

  2003年,他意识到烟叶种植前景好,就投资购买了全镇第一台起垄机,除了自家用,还给其他农户服务,赚取工钱。同一年,他又添置了旋耕机、收割机。

  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械投入使用,加之生产条件改善,卢建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成为远近闻名的资深烟农。

  全票当选的合作社长

  卢建林所在的合作社全名为南雄市古市基地单元农业技术专业合作社,服务范围涵盖整个古市基地单元。

  2009年,在烟草公司的引导下,卢建林与其他5位烟农发起成立了这个合作社,为烟农提供专业化服务。

  “合作社当时是个新鲜事物,大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都是摸索着干。我们几个发起人原先都干过烟技员,技术不成问题。但如何管理好整个合作社,安排好全体社员的各项工作,是一大难题。”卢建林说。

  由于管理不善,合作社前两年的工作没有实质性进展。

  2011年,合作社举行全社大会,选举新一届理事会。卢建林被全票推选为社长,管理合作社的重任落在了他身上。

  “从合作社成立时我就在思考如何发展合作社。成为社长之后,我推行的思路是瞄准规模种植户。因为他们最需要专业化服务,也最容易接受专业化服务。然后,我们再向其他烟农推广。”卢建林说。

  自从当上社长,卢建林的大部分时间就用在了合作社上,家里的烟叶生产由他妻子带领雇工来完成。

  在卢建林的带领下,合作社不断完善育苗、机耕、植保、烘烤等服务。今年,古市基地单元试点散叶收购,合作社也相应组建了专业化分级队伍。

  “2012年合作社实现了赢利,今年由于专业化分级这块业务量很大,预计收入会进一步提高。当然,我们首先要保证为烟农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卢建林说。

  截至目前,合作社社员已由刚成立时的30人增加到150人。对于合作社的下一步发展,卢建林认为,还是要依托规模化种植。为此,卢建林将主持召开社员大会,进一步研究合作社的发展之路。

  心系农村的政协委员

  2011年,卢建林的人生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这一年,他成为南雄市政协委员。

  “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上级来找我谈话的时候,我还不敢相信。从电视和书本上我也了解了一些政协委员的职责,但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卢建林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卢建林深爱养育他的家乡,对农村充满了感情。他一直想着能为农村的发展出一份力。据同村人介绍,卢建林在致富之后没有忘记乡亲。过去几年里,他每年都会捐款给村里修路。今年上半年,他又捐出3000元维修机耕路。

  成为政协委员后,每年的政协会议他都积极参加,努力学习各项政策信息。同时,他抽出时间做调查研究,提交利于农村发展的提案。

  目前,卢建林已经提过两份提案。一份是从烟叶生产角度出发,提议出台惠农措施;一份是从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的角度出发,希望为农村建设文化设施,丰富空巢老人精神生活。

  “这两份提案都是我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提出的,代表的是广大村民的愿望,市里也给予了积极答复。”卢建林说。

  现在,卢建林已经开始准备明年的政协提案。他告诉记者,今年他比较关注农村地区的水污染问题。

  “说实话,农村目前的水污染问题不容乐观。下半年,我打算再多走些地方,搞一次细致的调查,最终形成一份完善的提案。”卢建林说。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