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浙江
浙江岱山县东海湾对拖网捕捞专业合作社
作者:韩信海等     来源:《舟山渔业》总第138期     日期:2013-11-07  浏览:441

  岱山县东海湾对拖网捕捞专业合作社创建于 2005年8月,注册资金120万元,由原长涂镇长东一村:捕捞新村、镇渔业公司160名渔民代表组成。 2012年东海湾对拖网捕捞专业合作社拥有各类渔船92艘,其中捕捞渔船78艘、渔运船12艘、渔油供给船2艘;下海捕捞劳力1025人,带动非农(渔)户945户,渔业总产值102348万元,渔民劳均收入61万元;合作社现有占地面积20800平方米,拥有千吨级渔用码头一座,五百吨级渔用码头二座,办公场所800平方米,渔业后勤补给基地二个,渔网加工厂三个,机修车间二个、机配件、渔需品供应站各三个,固定资产11500万元。

  该合作社制订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以理事长负总责,船队队长负主责,船长负全责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形成合作社、船队队长、船长、安管员四级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在抓安全管理工作层面上更有直接性、针对性。健全合作社、各船队队长、各编组单位组长、生产单位船长、渔业安全管理员五级安全生产、抢险救助网络。合作社对78个捕捞生产单位按照同作业分编11个生产小组,实行编组生产,同进同出、相互照应、互相救助。重点抓好单位编组长,编组长经过民主选举产生。各生产单位配备卫星电话和电台,编组长负责带领编组单位搞好渔业生产和安全管理。指定每个生产单位大副为安全管理员,碰上恶劣天气及时传递信息通知各生产单位加强隙望、安全值勤工作,落实安全措施。同时每个船队挑选素质好的船长安全系数高的渔船2艘组成渔业安全救助船,渔船一旦遇险,可及时救助。7年来,累计救助县内外渔船ii艘,挽回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近百万元。目前,渔场安全生产明显好转,事故率下降。建立渔业安全生产台帐,全面掌握渔船动态。该社根据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的要求,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自查互检、排查安全隐患;积极开展全社成员面对面教育活动和职务船员培训工作,严格执行出海渔船动态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渔船动向,遇台风或突发性天气,及时与出海渔船联系,并对所有出海渔船进行逐船登记,确定航行方位,全面掌握渔船动态。该社确定二名专职安全管理员,四名安全协管员,负责渔船的监督、管理、检查、台帐记录、通讯值班、船舶动态报告、成员安全培训、夜间港口码头巡查,确保万无一失。该社规定每艘渔船必须配齐救生衣、安全帽、气胀筏、灭火机、消防栓等救生消防设备。为进一步提升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力度,2008年该社投人资金60万元,在全县带头安装了92套AIS避碰系统和北斗监控系统,有效地遏制了事故发生,促进了安全生产。为预防后勤仓库和停港渔船的物资偷盗,同年该社又投人资金10万元,在本社管辖区内安装了五个摄像头,有力地保护了全社资产的安全。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全社成员整体素质。渔业安全生产成员是主体,关键是船长。该社充分利用宣传窗、横幅、标语、警示牌电子显示屏等各种载体,向全社成员宣传渔业相关法律法规。使全社成员树立安全捉生产、促效益、促和谐、促发展观念。重点抓好船长、轮机长安全轮训和面对面教育培训,使每位船长时刻牢记“渔船安全在我手中、成员安全在我心中”的安全理念,使全社成员真正认识到 “安全是父母的寄托,安全是妻子的期望,安全是儿女的期盼,安全是我们的责任”为主题的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刻涵义。同时抓好安全管理员和成员培训,每年利用伏休期间,专门举办职务船员培训和普通船员四小证培训。让他们学习掌握业务知识、安全自救互救常识和海上救生技能67年多来,该社共举办培训班12 期,参加人数累计达1200余人次,培训合格率达 100%。目前,该社职务船员持证率100%,船员四小证持证率98%。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社船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术业务素质,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应变能力。

  2006年被评为“舟山市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2008年被授予“浙江农业科学发展创业创新优秀典范”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浙江省示范性渔业专业合作社”,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百强专业合作社”。2012年6月合作社党总支被舟山市委评为“舟山市2010一2012年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加12年6月29日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光荣称号。合作社成立7年多来、组织成员参与市场竟争,开展生产经营服务,为渔业安全生产、渔民增收和渔区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岱山县渔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先行者和排头兵。2012年,合作社荣获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名称:岱山县东海湾对拖网捕捞专业合作社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

  邮编:316200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