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收冬藏。今年我国农业再获丰收,粮食生产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十连增”,农民收入也有望实现“十连快”。全年农业稳中有进的好势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保持经济运行不滑出下限、CPI涨幅不超出上限打下坚实基础,也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粮食“十连增”:13亿人的饭碗端得牢
吉林省吉林市高新北区柴家村的满占海,眼下刚刚把新打的粮食卖掉。他今年种的40公顷水稻喜获丰收,总产达34吨,比去年增产了5%,种粮纯收入超过20万元。老满打算,明年还要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12038.7亿斤),比上年增长2.1%。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60000万吨大关,实现了10年连续增产。
回顾2013年,尽管受到“南旱北涝”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但在中央政策激励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夏粮、早稻、秋粮季季增产,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同时,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鱼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个‘十连增’,而且跨上了一个新的千亿斤的台阶,是一个历史性突破,也是一个高点。”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这个高点是在成本涨、灾情重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经验主要三条——政策有力、防灾有效、指导到位。”
为稳定粮食生产,国家在去年秋冬种前就及早公布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比上年提高0.1元,稳定了农民收入预期。今年灾害频发时,中央财政专项安排了近40亿元补助资金,支持东北、南方水稻产区综合施肥促早熟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以及南方旱区改种补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出台有力措施,形成了推动粮食生产发展的强大合力。
关键农时,各地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蹲点包片,指导农民因时因地因苗落实田管措施。农业部门开展的粮食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带动了大面积平衡增产。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自己的饭碗主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方针。”韩长赋说,“今后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断巩固和强化农业的政策扶持和科技投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我们有信心继续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
农民收入“十连快”:助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农业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农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速。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627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6%。
韩长赋对此表示,中央提出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7.5%左右,农民收入预计要高于这个水平,将实现连续10年较快增长,增幅有望连续第4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这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在开农村改革风气之先的安徽小岗村,今年人均收入将超12000元。村党委第一书记张行宇说,大包干前小岗村人只有种田这一种收入来源,而今村民已发展出现代农业产业园、自主创业、工资性收入、家庭财产性收入、土地流转收入、从事第三产业等10多条挣钱的路子。
不久前,三中全会决定对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出系统部署,强调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将进一步激发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更加令人关注的是,明确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扩大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等方面有许多突破,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拓宽了渠道。
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局局长冯海发看来,决定提出的“五个保障”——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赋予了农民更多权利。
农村改革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生机勃勃
山东沂蒙老区的沂水县黄山铺镇东上坪村村民韩红霞,最近刚办下来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她说:“这是‘确实权、颁铁证’,以后俺家这一亩八分地流转起来更方便更有保障了。”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2.6亿农民进入城市或就地从事非农产业,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适应当前形势、实现农业现代化、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需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
截至6月底,全国农户承包土地流转面积达3.1亿亩,已占到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3.9%;截至9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91.1万家,入社社员6838万户。这两组数据表明,今年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成长,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呈现出蓬勃活力。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此,韩长赋表示,决定明确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多样化格局,这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解决今后“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重大举措。
今后,在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的同时,将扶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已确定,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尽快制定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搞规模种养的准入及监管办法,探索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等制度。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