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人物
邵自迪:仙桃强农合作社理事长邵自迪的“黄鳝王国”
作者:记者 陈强、饶红斌、尹立群     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3-12-11     日期:2013-12-11  浏览:194

  从仙桃市郭河镇装上赴上海的物流车,13小时后即可进入上海市场,鳝鱼随之进入酒店餐厅、市民餐桌。上海黄鳝市场每日供应量有60%来自于仙桃市强农水产专业合作社。11月27日上午,看到每箱80公斤重的黄鳝源源不断地被工人抬上物流车,分赴南京、杭州等地,荆楚行采访组深感市场之手的奇妙。

  在寒气下沉的冬日,采访组见到身材魁梧的仙桃市强农水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自迪,他一边自我介绍,一边送上一册《强农印象》企业宣传册。大地色彩的封面上,“强农水产富裕湖农”的宣传语字体虽小,但撼人心——1181名合作社社员分布于仙桃、洪湖、监利、潜江及邻近的湖南县市,养殖面积5万亩;销售网点遍布长江沿线主要城市,及西安、重庆、成都、天津、广州、厦门、深圳、北京等城市;合作社以养殖起家,拥有30吨以上活鲜运输车30台,带动每天150吨水产品的物流,并成立食品深加工企业对小龙虾、草鱼、藕带等相关水产品进行加工。

  1963年出生的邵自迪生长在仙桃市郭河镇农村,从小吃苦、稍长贩鱼养家,历经千辛万苦,渴圆致富之梦。2009年,邵自迪凭借对市场的观察,组建成立强农水产专业合作社,社员25名。见效益可观,水产养殖户蜂拥,收购、运输、销售网络体系很快形成。

  社员队伍在壮大,网箱养鳝在全省各地也成大势,更令养殖个体担忧的是,黄鳝种苗的来源因靠人工野生捕捞,供小于求,业内喊“价高”、愁“无米下锅”。

  在郭河镇建华村,邵自迪指向鱼塘水面告诉记者,这里有300口网箱,一个网箱里有2斤亲本鱼,最高产量800尾,当年4月投苗,次年4月之前可以分箱养殖。这一水面的含金量是用敢想的念头和大胆的投入换来的——2012年3月,邵自迪与华农科研合作,投资300万元建立“黄鳝苗种人工繁育示范基地”300亩,不仅一举突破黄鳝苗种网箱无土培育的世界性难题,而且年人工繁殖黄鳝苗种1200万尾,规划3年内,扩建基地至1000亩,苗种繁殖能力达到2亿尾。

  拥有了核心竞争力,邻近仙桃的黄鳝养殖户奔走相告,仙桃的“全国黄鳝之都”产业崛起。邵自迪自豪地对采访组说:“住小洋楼、有小汽车,对强农水产专业合作社社员们来说,早已不是梦。今年,我们仅黄鳝销售就可以过4万吨,销售收入过12亿元……”

  随着前期“两年段黄鳝养殖模式”的推广,这种错峰养殖模式带给社员更多利润空间;近年,制约黄鳝产业发展的苗种供应难又在仙桃被打破,仙桃的黄鳝养殖面积达到15万亩。

  商业有秘密。但今年4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邵自迪人在商海,却怀揣大家共富梦,他说:“强农的黄鳝系列休闲食品正在研发中……”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