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队论著
黄祖辉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参与行为、效果及其作用机理
作者:邵科,黄祖辉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6)     日期:2014-11-11  浏览:385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参与行为包含了业务参与、资本参与和管理参与三维度,成员的业务和资本参与能使成员获得不错的经济收益,而成员管理参与是维护成员在合作社中合法收益的制度保障。依托路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支持成员收益程度更加取决于成员的业务和资本参与水平,成员满意程度更加依托于成员的管理参与水平,研究结果也支持了股东成员更加积极进行管理参与。为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可持续发展,促进成员增收致富等,需要考虑鼓励成员进行资本、业务和管理三维度的全面参与,限定单个成员最高入股比例,多途径吸引成员进行产品惠顾;鼓励成员参与成员大会、进行重大事项投票等,并正视成员的非经济期望与需求。
关键词:成员参与;成员收益;成员满意度;作用机理;路径分析
 
一、问题提出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理论上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保护农民利益和提升农业综合效益[1]。但要想真正通过合作社保护和提升农民利益,需要依托农民成员的积极参与促进合作社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参与行为包含了业务参与、资本参与和管理参与三个维度,成员分别扮演着惠顾者、所有者与管理者的角色。其中,成员的业务和资本参与使成员获得不错的经济收益但如果普通成员的参与行为仅限于此,成员依托合作社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可能并不稳定,随时有可能核心成员侵占比如,合作社理监事会等核心成员可以通过增持合作社股份,将合作社盈余多数甚至全部按照股金进行分红。因此,需要合作社成员通过参与员(代表)大会、投票选举合作社理监事会成员决定合作社重大投资项目等管理参与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收益,成员管理参与也是合作社相对公司等其他类型企业组织的本质性差别所在[2]不过管理参与行为并不一定会给成员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对于尚处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初期,合作社知识不普及,农民缺乏民主实践的中国而言,成员更加看重直接的经济收益获得,他们不关心合作社的重大事项决策和合作社的未来发展等[3]这就可能影响成员的参与行为,进而影响他们在合作社中的收益获得和满意程度。
本文尝试探寻成员的资本、业务和管理参与行为对成员收益、成员满意度的影响情况,透过样本分析实证解析其作用机理,以期回答成员参与行为会对成员的收益和满意度产生怎样的影响
 
二、成员参与效果研究假设
组织行为学领域中,学者们在研究组织公平感、员工心理契约等问题会选择员工满意度、工作(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等主客观指标作为组织效果变量指标[4-5],合作社成员参与效果的指标度量也既包括了客观维度的经济收益指标、主观维度的效用与感受指标
成员在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会获得一定的收益,这种收益是成员参与行为的结果包含了经济和非经济的维度[6]比如通过参加合作社,很多妇女自信心增强,工作技能等提升,在家中社会地位提高,与邻里纠纷减少互助行为增多[7-8],这些都是典型的很难货币化度量的非经济收益表现。本文所指的成员收益将仅限于可以货币化度量的经济收益,也即农民通过参与合作社带来的农业生产经营净收入包括了成员通过合作社销售农产品的净收入,包括成员从合作社获得的股金分红和基于惠顾额的返利收入进一步,本文提出
假设1:成员收益将会受到其资本、业务与管理参与行为的积极影响,并且相较成员的管理参与行为,成员资本参与和业务参与将会更为明显影响成员收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在参与合作社事务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对合作社的认知与评价,特别是对于合作社是否满足了自我的期望目标(功能)会形成自己的判断,形成成员满意度问题。不过与以往的研究中一些学者[9-10]将其作为合作社组织层面绩效指标进行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在成员层面维度考虑成员满意度变量。在以往的研究中,郭红东,袁路明和林迪[11]对成员满意度的研究中已发现成员收入对成员的满意度有积极影响,而基于管理参与的视角研究雇员参与和满意度问题也较为常见[12-13]。进一步,本文提出
假设2:成员满意度情况既受到从合作社获得的收益情况的影响,也受到成员管理参与行为的影响,并且成员的管理参与对成员满意度的影响要大于其对成员收益的影响。
 
三、路径分析
为检验成员资本参与、业务参与和管理参与成员收益和成员满意度影响的复杂作用关系,根据理论界以往的研究经验,本文尝试引入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多个变量间的作用机理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具有允许同时处理多个内生变量,允许变量存在测量误差,允许变量由多个观察指标变项构成(即允许变量为无法直接度量的潜变量),允许采用更有弹性的测量模型,允许设计复杂的变量关系模型等优点[14-16]。自20世纪70年代起,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和软件就得到了快速发展[17]近些年来,结构方程模型也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中得到了应用推广[18-19]  
本文所要应用的模型是结构方程模型里面的重要内容——路径分析。路径分析是由一组可观测变量间的线性系统方程组的因果关系式组合而成,其主要目的是为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以及变量间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的关系图,路径分析的特殊性在于它只有观测变量而无潜在变量[20]
(一)分析模型
根据前文所提的研究假设,本文提出图1所示的变量间路径分析假设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以下四组线性方程式表示:
 
 
 
 
其中,代表变量,在上面的方程组中既有可能作为自变量,也有可能作为因变量。代表路径系数,为了区别不同路径系数,一般用该路径的因变量下标作为路径系数的第一个下标,用该路径的自变量下标作为路径系数的第二个下标[20]。另外表示方程的残差项。
采用SPSS14.0软件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通过结构方程建模软件AMOS 6.0对提出的假设模型进行路径分析检验,以检验假设是否得到样本数据的支持。
 
 
 
 
(二)样本及变量说明
实证分析所用数据来自于2009年浙江省和四川省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所做的田野调查,其中对合作社的样本成员调查基本采取了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共获得357份成员原始问卷数据,在剔除花卉苗木类合作社成员问卷以及少量关键指标数据信息失真或不全的成员问卷后,本文实证分析实际采用问卷共309份。为验证路径分析假设,本文将309个成员样本数据的成员资本、业务管理参与行为、成员收益、成员满意度变量编制为多分类有序变量,具体见表1
1  路径分析模型所使用变量定义与赋值

变量名称
变量定义
         
参与行为特征
资本参与行为(X1
入股合作社比例
1=股金比例为0,2=股金比例为0.01-0.50%
3=股金比例0.50-1.00%,4=股金比例1.00-2.50%
5=股金比例2.50%及以上
业务参与行为(X2
农产品交售合作社比例
1=销售比例为0,2=销售比例为0.1-33.33%
3=销售比例为33.33-66.66%,4=销售比例为66.66-100%
5=销售比例为100%
管理参与行为(X3
参加成员大会比例
1=参会比例为0,2=参会比例为0-33.33%
3=参会比例为33.33-66.66%,4=参会比例为66.66-100%
5=参会比例为100%
成员参与效果
成员收益(X4
参加合作社所获净收益
1=低于0.5千元,2=0.5-5千元,3=5-10千
4=10-25千,5=等于高于25
成员满意度(X5
加入合作社后是否满足期望目标
1=完全没有满足,2,3,4=中等满足,5,6,7=完全满足

 
 
(三)估计结果
1.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文章对变量进行了均值标准差以及变量相关关系的分析(具体见表2)。由于路径分析里的五个变量均是观察变量,并无潜在变量,也即每个潜在变量只有一个测量指标变量,所有测量指标变量都百分之百反映其潜在变量,其测量误差为0,因素负荷量均为1[21]。因此,本文不需要对各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通过表2可以看出,各变量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成员业务参与、成员资本参与和成员对合作社满意度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3,属于弱的正相关关系。根据以往经验,对于社会调查方面的研究资料有些相关虽达到显著水平但如果相关系数太低(一般以0.30为界限),且理论上缺少解释价值则这种相关意义不大[22]此外,如果在图1中加入“成员资本参与”、“成员业务参与”对“成员满意度”的影响路径,此模型就成为了饱和模型,这就意味着不管路径系数是否达到显著,整体模型的拟合卡方值、自由度均等于0.000,显著性的概率值也将无法估计,GFI、NFI值等均将等于1.000。此时探究假设的因果模型与实际数据间是否匹配将变得没有意义,更为合理的方法是删除饱和路径模型中系数未达显著程度的路径[21]本文通过先期的路径分析模型拟合也发现“成员资本参与”、“成员业务参与”对“成员满意度”影响路径系数的P值分别为0.4910.879,未达0.1的显著性水。更加坚定了本文在前期的路径分析理论模型和后续的模型验证中删去这两条影响路径。
通过2也可以看出,成员管理参与、成员业务参与和成员资本参与间的相关系数并不小。不过在短期内,成员的管理参与很难反作用于成员的资本和业务参与,成员的业务参与也很难反作用于成员的资本参与。因此,本文并不将成员管理参与、成员业务参与和成员资本参与视为互相影响与作用的外生变量。
2  变量描述性统计及相关系数矩阵
 
 
 
注:“***”表示在0.01水平下显著,相关系数矩阵对角线上的括号内报告的是Cronbach’s系数,本文中所有因素负荷量值均为1。
2.路径分析结果
 
 
 
图2  成员参与、成员收益与成员满意度的路径分析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0.01、0.05水平下显著
 
对于路径分析结果,本文首先报告路径分析模型的拟合指标与其相应数值。其中,卡方值为0.482,显著性概率值为0.786,未达0.05显著水平,接受虚无假设,表示验证模型与假设模型可以拟合。其他拟合度指标为卡方自由度值(CMIN/DF)=0.241(<2.000)RMSEA=0.000(<0.050)GFI=0.999(>0.900)AGFI=0.995(>0.900)NFI、RFI、IFI、TLI和CFI值也都大于0.900。因此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可接受水平,说明假设模型可以和样本数据进行拟合,整体模型的拟合度情况良好,假设模型成立
其次,报告成员参与、成员收益与成员满意度的路径分析结果图(图2可以看出:各路径系数多数0.01水平下显著,只有成员管理参与对成员收益的作用路径系数是在0.05水平下显著;标准化的路径系数多数位于0.2-0.4之间。
再次,对路径分析模型各变量的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进行分解,可以得到表3的结果。通过路径分析模型各变量效果值,可以求解出路径分析模型的多元相关系数的平方分别为成员业务参与等于0.133,成员管理参与等于0.345,成员收益等于0.314,成员满意度等于0.301,说明成员业务参与能够被成员资本参与解释13.3%,成员管理参与能够被成员资本参与和业务参与解释34.5%,成员收益能够被成员管理参与、成员资本参与和业务参与解释31.4%,成员满意度能够被成员收益、成员管理参与、成员资本参与和业务参与解释30.1%。
 
3 路径分析模型各变量效果值分解表

 
直接效果
间接效果
总效果值
资本参与业务参与
0.365
0
0.365
资本参与管理参与
0.484
0.073
0.557
资本参与成员收益
0.250
0.191
0.441
资本参与成员满意度
0
0.323
0.323
业务参与管理参与
0.20
0
0.201
业务参与成员收益
0.328
0.026
0.354
业务参与成员满意度
0
0.188
0.188
管理参与成员收益
0.129
0
0.129
管理参与成员满意度
0.290
0.047
0.337
成员收益成员满意度
0.367
0
0.367

 
(四)结果讨论
进一步,从表3可以看出:
1. 成员收益更多受到成员资本参与和业务参与的影响
成员收益受到成员管理参与影响的效果总值为0.129,明显低于成员收益受到成员资本参与和业务参与影响的效果总值。这说明成员从合作社获得收益的多少更加明显取决于成员资本参与和成员业务参与要想更为直接从合作社获得更高收益,成员需要强化合作社产品惠顾,以及在合作社中投入更多股份。
2. 成员满意度更多受到成员管理参与行为的影响
成员管理参与对成员满意度影响的直接、间接效果总值为0.337,高于成员收益对成员满意度影响的效果(后者为0.320这说明成员管理参与能为成员带来主观效用与感受上的正面价值,要想满足成员对于合作社的目标期望仅要让成员获得经济收益,还要让成员有“当家作主”的状态
3. 成员管理参与更多受到成员资本参与行为的影响
成员业务参与行为对成员管理参与的效果总值为0.201,要弱于成员资本参与行为对管理参与行为的效果值0.557。这说明成员的资本参与行为更为明显影响成员管理参与行为,也即那些资本参与者无法像产品惠顾者在交易时即可获得价格改进,资本参与者需要等待约定时间段才能获得分红这就需要他们持续关心合作社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
4. 成员业务参与行为受到多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成员资本参与对成员业务参与影响的效果总值为0.365,虽在0.01水平下显著,但成员业务参与仅能被成员资本参与变量解释13.3%的变异量。这说明还有其他重要因素决定着成员是否业务回顾合作社。根据以往的研究,不同市场主体的农产品收购价格、成员与不同市场主体交易时的交易成本大小等都会显著影响成员的销售行为与交易对象选择[23-25]
 
基于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为促进农民成员获得更多经济收益和提高参与合作社的满意度,提出如下政策启示:
1.鼓励成员人人入股,并对成员进行最高入股比例限制
特别是对于那些参评各级示范合作社的组织,可以要求其实现人人入股,并设定单个成员的最高入股比例为20%。通过此使更多成员为获得分红而关心合作社事务,提高普通成员在合作社中的活跃程度。
2.重视通过多渠道、多方法吸引成员业务惠顾合作社
合作社要考虑通过采取订单方法,帮助联系客商与进行产品运输等使成员认识到与合作社进行交易的成本低,收益稳定合作社也要考虑通过设置产品加工、包装线、注册推广品牌等方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成员认识到与合作社交易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和收益。
3.注重培养提高成员参与合作社重大决策等的管理能力
除了鼓励成员参与成员(代表)大会,投票合作社重大事项决策,应鼓励成员对合作社提出各种意见建议。可以考虑邀请多方人士到合作社宣讲、培训,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派优秀骨干成员外出考察学习,最终通过利用各种渠道、媒介提高成员参与合作社事务的管理能力
4.正视合作社成员的非经济期望与需求
合作社必须正视农民的非经济需求,特别是注意了解成员精神文化、业余生活上的需求可以在农闲时间结合节假日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成员的业务生活内容,促进成员更加关心合作社,提高组织凝聚力。 
 
参考文献:略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