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充分考虑我国耕地、淡水、气候等资源条件,充分考虑国内农产品需求和消费结构发展趋势,充分考虑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和供求格局变化,念好减、退、转、改、治、保“六字诀”,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减,就是要把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减下来。一方面,要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的范围,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从2014年的76.7%提升到90%以上(提高约13个百分点),肥料利用率从33.8%提到40%以上(提高约6个百分点),化肥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另一方面,要推动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优先采用生态控制、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开展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示范推广,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从2014年的20.7%提高到30%,化学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退,就是要把超资源承载力的生产退出来。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为了吃饱饭,开荒种地、围湖造田,过度施用化肥农药农膜,资源生态已不堪重负。现在应该是还账的时候了,再不还账,我们这代人过不好,对子孙后代更无法交代。对那些污染严重、生态脆弱、资源环境压力大的耕地、草原、水面等等,该改种的就要改种,该治理的就要治理,该退耕的就要退耕。2015年重点要做好3项工作:一是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二是扩大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退耕还湿试点范围;三是加快实施退牧还草。
转,就是要把农业废弃物变为资源用起来。目前,我国近8亿吨的农作物秸秆、约20亿吨的畜禽排泄物,60%以上未被有效利用,随处堆放或就地焚烧,对自然环境及农村人居环境都产生了不利影响甚至是严重的破坏。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有广阔的空间和前景。2015年,这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
改,就是要把传统种养模式和农产品商流模式改过来。2015年,重点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粮改饲试点,大力发展草牧业,支持青储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二是开展种养结合模式试点,探索一定规模的农田加上一定规模的养殖场配套经营,利用秸秆作饲料,利用畜粪当肥料,促进种养业协调循环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三是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新农产品商流模式,提高农村商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
治,就是要加大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生态治理力度。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全面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推进重要水源地生态清洁小流域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保护奖励试点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贴政策。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进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加大污水和垃圾处理力度。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监管,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保,就是无论如何都要把粮食这个根基和命脉保住。不管怎么调,吃饱饭是第一条。饭都吃不饱,什么都干不成。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并不是说产量不再重要,更不是说粮食生产可以放松。我国有13亿多人口,而且还在继续增加,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粮食安全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只有粮食安全有了保障,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才有底气。为此,中央提出三点要求:一要严防死守,把耕地保住。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把口粮生产能力落实到田块地头。二要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把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保住。三要大兴农田水利,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把粮食丰产丰收的基础打牢夯实。
(作者单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