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版)
出版时间:2015年3月1日
外文书名:Cooperative Movement & The Transition of Rural Society--the Study of Rural Cooperative Movement in North China in 1920-30s
平装:353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9787516161302
商品尺寸:23.8 x 17 x 2 cm
商品重量:880 g
内容推荐
华北农村合作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旨在促进乡村社会变迁且影响深远的社会经济运动。它最早把西方合作思想与中国农村有效“嫁接”,实现了二者的初步结合,开启了中国农村历史上大规模合作实践之先河。合作社成为近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与经济组织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合作理论认为,通过组织合作社,在乡村社会确立合作经济制度,可逐步改良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现代转化。华北农村合作运动的发生、发展,正是围绕在“救治乡村,复兴农村”的大前提下,努力改造乡村社会各种固有的生活方式,似乎朝着中国乡村社会现代转化这一大方向发展,为中国乡村社会变迁作出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努力。这应该是华北农村合作运动真正的旨归所在。
刘纪荣编著的《合作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农村合作运动研究》主要运用罗吉斯的乡村社会变迁理论,通过系统性考察华北农村合作运动的历史背景、各阶段的发展历程以及合作社内部的组织与经营、合作体系的运行机制等,力图详细剖析合作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之内在关系。
作者简介
刘纪荣(1968-),男,湖南省茶陵县人。早年执教于家乡中学,后分别考入贵州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获历史学硕士、 博士学位。2000年任职于漳州师范学院(现闽南师范大学),200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09年挂任贵州省纳雍县副县长。现任安徽财经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乡村社会史和农村合作运动史研究。迄今已在《中国农史》、《中国农村观察》、《学术界》、《浙江社会科学》、《财贸研究》、《历史教学》及《中国合作经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转摘。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等各级项目十余项。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动机与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与述评
一 中外近代乡村社会的宏观研究
二 中观层面的近代华北乡村区域研究
三 近代华北农村合作运动研究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诠释与辨析
一 合作与合作社
二 合作组织·合作经济·合作制度
三 合作运动·合作主义·社会主义
四 制度变迁·社会变迁·乡村社会变迁
第四节 方法论的探讨与分析架构
一 方法论的探讨
二 本书的框架结构
第五节 资料搜集与运用
第一章 华北农村合作运动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合作主义思潮
一 合作运动在西方
二 西学东渐与清末民初的合作主义思潮
三 早期合作运动——知识界的合作社团活动
第二节 近代中国与华北的乡村社会经济状况
一 近代农村社会经济史分析——“三农问题”的历史解读
二 华北农村“普遍贫穷”的社会生态
第二章 华北农村合作运动的兴起——华洋义赈会的合作防灾试验
第一节 华北大旱与华洋义赈会
一 “民九大旱”——华北农村合作运动的导火索
二 华洋义赈会——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播种机
第二节 河北合作防灾试验
一 组社基本过程
二 经营管理制度
三 华洋义赈会的合作教育
第三节 近代农村合作运动的“一支独秀”
一 河北合作防灾实验的特点及其成功秘诀
二 初期华北农村合作运动的障碍或缺陷
三 华北农村初期合作事业的影响
第三章 华北农村合作运动的多元化发展
第一节 多元指导下的华北农村合作运动
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合作政策
二 地方政府农村合作政策的初步实施
三 乡村建设团体的合作实验
四 农贷机关与农村信用合作的发展
第二节 华北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合作
一 华北各省农村合作的实施概况
二 农村合作社的扩展——以华洋义赈会为中心
三 合作教育——农村合作运动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三节 农村合作社的比较:华北和江南
一 数量落后
二 质量领先
第四节 中央及地方政府合作行政上的主要问题
一 中央及地方合作行政与促进机关的设立
二 合作行政上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华北农村合作运动的空前发展
第一节 政府对农村合作的规范发展
一 合作运行机制及其职能划分
二 合作立法及《合作社法》的颁布
三 全国合作事业讨论会
四 全国合作行政的初步统一
第二节 县政建设实验与农村合作运动
一 县政建设实验的酝酿与启动
二 定县农村合作实验——县单位合作制的创立
三 邹平学制与农村合作
第三节 华北农村的合作事业
一 河北省的信用合作事业
二 山东省的农村信用合作事业
第四节 华北农村合作运动的总体考察
一 华北农村合作社的时空分布结构
二 华北农村合作社的发育特征
第五章 合作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一)
第一节 合作组织与地方宗族(家族)
一 乡村社会结构的新变动
二 对《河北合作》内容的历史考察
三 贺家营合作社——宗族社的案例分析
第二节 商资归农的历史考察
一 商资归农的原因
二 商资归农的发展过程
三 商资归农与农村合作的关系
第三节 合作放款研究
一 放款手续与放款时期
二 放款种类与放款金额
三 放款用途与放款期限
四 放款利率
第六章 合作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二)
第一节 从农村合作到乡村社会改造
一 促进乡村教育
二 改良农业生产,增强农民生产力
三 提倡移风易俗,促进乡村进步
四 加强公共服务,建立保障机制
第二节 农村合作医疗的诞生
一 合作医疗诞生的社会土壤
二 定县“县单位三级医疗保障实验”
三 合作医疗的正式“出笼”
结语 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华北农村合作运动
一 时代的需要
二 历史的错失
参考文献
后记
出版后记
购买链接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