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人物
孟凡辉:阜南小伙成立秸秆收集合作社
作者:记者 程茂枝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农村版2015-11-14     日期:2015-11-14  浏览:267

  “合作社给我们提供打捆机,我们负责给农户免费打捆,农户再用拖拉机将打捆好的秸秆送到附近收购点,合作社再以每吨100元的价格收购。 ”11月11日,阜南县龙王乡秸秆打捆经纪人杨金鹏告诉记者,加入秸秆收集合作社不仅为周边农户解了忧,还给他找到一条新的致富门路,“每打捆1亩地政府给28元补贴,今年午季打捆9000多亩,纯收入有6万多元。 ”

  农民卖秸秆有收益,经纪人打捆享补贴,公司加工销售秸秆有利润,从2014年午季开始,这种多方获利的秸秆收集利用模式在阜南县兴起。 “发明”这种模式的是阜南县地城镇年仅25岁的大学毕业生孟凡辉。 2013年大学毕业后,小孟拿出在大学创业的80多万积蓄,和几个合伙人筹资1000万元成立了秸秆利用公司,并发起成立合作社,解决秸秆收运难题。

  “事实证明,零散的秸秆即使每吨出200元,农民也不愿意收集和运送。 ”孟凡辉说,在午季小麦收割季节,农民忙于抢收抢种,根本没有闲暇时间收运秸秆。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孟凡辉于2014年投入800余万元,购置了48部打捆机、13部搂草机,尝试免费为农户进行秸秆打捆,调动农民售卖秸秆的积极性。

  “小麦收割后,我们就将秸秆打捆,1台打捆机1天可打捆200亩左右。秸秆打捆后,由农户负责装车并送至由村民承包的秸秆收储点,收储点按照每吨100元予以收购。 ”孟凡辉介绍,这种收集模式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时间,农户运送秸秆的积极性很高。

  杨金鹏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户运送小麦秸秆每亩可得25元左右,秋季玉米秸秆价值更高,每亩在5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一年20亩地卖秸秆的收入达到1000多元。目前,孟凡辉的公司已经在阜南县地城镇和鹿城镇设立了两个秸秆加工厂,收集区域涵盖4个乡镇,面积达10余万亩,两年累计收集秸秆达18万吨,仅2014年就为当地农民增收近千万元。同时,由于他们的努力,“4个乡镇均未出现秸秆焚烧现象”。

  孟凡辉介绍,目前公司的秸秆主要有三个销售渠道,一是供生物质电厂发电,一是卖给造纸厂,还有就是加工成燃料颗粒。 “我们生产的秸秆固化颗粒,市场价格每吨650元左右,和煤的价格差不多,但更环保,燃烧得也更充分。现在已经有洗浴中心、学校、工业园区等多家签约客户,产品供不应求。 ”

  对于秸秆利用的前景,孟凡辉很乐观,但也有一丝隐忧。目前他所做的秸秆收集和初加工,利润都比较薄,每年的纯利润在200万元左右,理想的状态下4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但经过两年的运行,他打通了秸秆从收集到运送、加工、销售的各个通道,很多人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下一步我们要引导一些大户或者农机手购买打捆机,然后带机加入合作社,减少我们的投资成本。我们则要专注于秸秆的深度利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