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讯据央视消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今日闭幕,明年农村土改主攻这三大方向,业内人士表示:①以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为代表的“三块地”改革试点将全面深入;②以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代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将迎来系列部署;③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将迎来顶层设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要积极推动农村现代化,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和产量,完善粮食价格机制。
依照惯例,在每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会讨论次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此前,中央连续12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2013-2015年,中央1号文件主题均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农业部分也首先明确“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人民日报25日刊文,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分析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用发展新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对于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做好明年乃至今后五年的“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过去五年,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粮食总产迈上新台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根本性提高。农民收入实现新突破,扭转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态势。农村社会呈现新气象,亿万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农村改革发展的亮丽成绩,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增添了底气,为“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重要贡献,也为“十三五”时期顺利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形势向好,尤需谨慎。一定要清醒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发展正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在粮食连年丰收背后,进口量、库存量齐增,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凸显;在农业稳定发展背后,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趋紧;在农民持续增收背后,外出就业压力增大,务工收入增长放缓。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是一场深刻变革。创新发展是第一动力,只有依靠体制创新,才能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新农村谁来建的现实难题,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协调发展是必由之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才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补齐“三农”发展短板。绿色发展是必然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是大势所趋,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共享发展是本质要求,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才能让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更多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推进农业现代化,出路在深化改革。当前农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难题,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是在供给侧。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必须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着力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真正形成结构更合理、保障更有力的农产品[-2.44% 资金 研报]有效供给,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跃升。
农业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场持久战。实践一再证明,越是宏观环境复杂,越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稳增长、保供给、调结构,哪一样都离不开农业、农村、农民。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要严格落实“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责任要求,始终坚持思想不松劲、政策不减力、改革不停步,不能让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发生逆转。
明年是“十三五”时期开局之年,我们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埋头苦干,奋发有为,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争取农业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续写“三农”发展新辉煌,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作出新贡献。
【延伸阅读】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聚焦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稳增长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规划2016年及之后几年的农村工作。知情人透露,农业现代化仍然是当今农业的主题,在两个翻一番的经济增长目标导向下,以及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要求下,农民收入的基调也由“稳定”上升到“稳定增长”。
根据过去十二年的惯例,当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讨论次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不出意外,明年将是中央连续13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聚焦农业现代化
因为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明年农村工作将围绕规划开展。
“十三五”规划(建议稿)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在中央农村会议召开前夕,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涉及到农业方面,也出现三处“现代化”的字眼,如“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此之前,11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用发展新理念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11月25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人民日报》撰文称,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12月1日,财政部表示,中央财政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在新一届政府履新后,从2013年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聚焦于农业现代化,文件均呈现“加快”字眼,如2013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2014年“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2015年“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王钰鑫博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不仅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还包括组织管理、市场经营、社会服务和国际竞争的现代化。从中外经验来看,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
农民收入由“稳定”到“稳定增长”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重点讨论“十三五”规划,日前召开的部署2016年经济工作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就《“十三五”规划(建议稿)》说明中提到“稳定农民收入”。
到今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但是达到这样的产能是以透支生态环境为代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曾表示,目前的这些产能很多都是不可持续的。
除此以外,在农业政策方面,当前,国内粮食库存增加较多,仓储补贴负担较重。同时,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走低,国内外市场粮价倒挂明显。于是,利用现阶段国内外市场粮食供给宽裕的时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
不过,在半个月之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还有就是“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资金和政策重点用在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产品质量、效益上。”
王钰鑫说,7017万贫困人口,绝大部分位于农村,只有发展经济,保证农民收入增长,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警惕出现一部分人“被小康”的现象。上述知情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强调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压力很大,要形成全党合力保障整个“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增长目标顺利实现。
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据媒体报道,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着重讨论农村电子商务问题。在此之前,1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安信证券王立及钟凯锋均预计,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或将着重布局农业现代化及农村电子商务。
23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陕西延安宣布启动阿里巴巴年货节的时候表示,农村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县、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
他预测,十年二十年间,农业现代化必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一个增长极。未来,中国农民也将从上一代“农民工”到这一代的“农民商”转变。年货节后一年,至少能激发100万在外农民工回家创业。
上述知情人认为,发展农产品电商有助于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实现产销的精准对接,但是前提条件一定是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中国正在实施的“宽带中国”战略,预计到2020年,中国宽带网络将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打通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
云农场执行总裁田丰接受本报采访表示,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当前的“互联网+农业”处于起步阶段,所占比重虽然较小,但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当然,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一定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买卖上。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认为,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根本目的,除了创新流通方式之外,关键是要把在电子商务形成的标准、数据,怎么去回到农业的生产过程。也就是说要实现带动市场化、促进规模化、倒逼标准化、提升品牌化。
作为专注于农业领域的一个互联网公司,云农场用云计算和互联网的工具进入农业,是一家集农资电商、农产品定制与交易、农村物流、农技服务、农村金融等等领域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商,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为农业建立现代化产业链服务生态圈。田丰认为,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飞速发展,各公司为推广业务都在农村建立自己的服务中心、为农中心、运营中心,投入巨大,并且这些中心的功能大部分重复,极大的浪费了社会资源。政府试点建设公共的电商运营中心和村站服务点,供各电商平台企业进驻,差异化竞争。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