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要想富,关键靠党支部。在南阳市淅川县西簧乡梅池村,8名党员发挥带头作用,成立合作社,助力村民脱贫。
梅池村虽是香菇种植的集中区域,但不少贫困户由于缺乏技术、资金等,种香菇遇到了“底气不足”的情况。为打消贫困户的疑虑,梅池村8名党员筹资近30万元,成立了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这里,可学习、可托管、可打工,一条“支部+合作社”的脱贫之路正在实践中。
问题丨种了1.2万袋香菇,收香菇时发了愁
刘秀华是村里的贫困户,丈夫因病卧床多年后去世,留下两个孩子,一家人在亲戚朋友的接济下勉强度日。2015年6月,梅池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建国入户调查时了解了这个情况,把她家定为自己的帮扶对象,“不知道来家里多少次了,反正狗都认识我了。”黄建国说。
帮扶之后,刘秀华家发生了变化:去年,她家里种了1万袋香菇,政府补贴了5000元。今年她家的香菇产量达到了1.2万袋,收入肯定会增加。
不过,这并没有让刘秀华高兴起来,因为家里缺少劳动力,等香菇成熟采摘时,她就发愁了。她说,香菇棚在离家500米远的树林里,大儿子外出打工了,小儿子还在上学,香菇成熟后需要摘、运、剪、卖等,费时费工。
本来依靠种香菇脱贫的好事儿,在贫困户家里遇到了实际的困难,黄建国不得不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贫困户王新有也是村里最早种香菇的人,和他一起种香菇的村民不少都盖起了两层小楼,而他依然住在老房子里。
“同样的香菇棚,一样的袋子和菌种,我种的产量就是不高。”王新有说,过去,他种香菇遭遇了技术上的难题。
经过走访,像刘秀华、王新有一样遇到问题的贫困户还有很多。有的是因为缺乏资金,想种香菇苦于无法前期投资;有的是家里不宽裕,怕打工赚来的钱打了水漂。
行动丨把贫困户的困难拿到党员大会上讨论
好心不能办了坏事,脱贫不能留下后遗症。村里每月5日是党员活动日,在当天的讨论会上,黄建国把贫困户遇到的烦恼摆上桌面,进行讨论分析。
黄建国说,村里一共有32名党员,除了外出务工的,常驻在村里的党员有20个左右,他们是村里布置任务、落实政策、化解矛盾的“主力军”。
项中山是村主任,因为班子成员正在调整,他又临时“客串”村支书。在党员会上,他说,要让贫困户选择适合自己家庭发展的项目。“有的贫困户发展思路不宽,但踏实肯干,给他们 刻 个模子就中了。”村会计王新成说。20多人的党员大会上,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在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好点子”。
黄建国说,经过商量讨论,梅池村准备成立一个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可优先加入。加入合作社后,香菇棚统一规划建设、香菇架统一订做、香菇袋统一灌装,之后统一管理、收获、销售、分成。
“设想很好,但不少村民单独种习惯了不愿加入,有人对这个办法表示怀疑。”黄建国说。
黄建国召集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以及村里的党员商量,最终8名党员决定自筹近30万元,租场地、盖大棚、种香菇,成立起梅池村第一个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
这个合作社就在梅池村村委会旁边的空地上,黑色防晒网下排列着一排排香菇架,上面摆满了香菇袋。据介绍,今年这里计划种10多万袋香菇。
探索丨专业合作社给贫困户树榜样
“在合作社里,他们已经尝试让贫困户来打工,并支付劳动报酬。”黄建国说,他们8名党员就是先带头树个榜样,让村民看见实实在在的发展前景。他们相信,今年丰收后会有贫困户加入进来。
而在大山深处的朝阳寨组,贫困户项俭娃加入了淅川县川山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他给合作社种植核桃、除草等,每个月有1500元的收入。
据了解,这些合作社都是村里党员带头成立的。在梅池村,一条“支部+合作社”的脱贫之路正在实践中。
2016年以来,淅川县向122个贫困村和54个“贫困户50户以上的非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黄建国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村里的党建工作是切入点,梅池村的“支部+合作社”模式,就是“党建+精准扶贫”的积极探索。
实践证明,农村党建工作是基础工程,特别是贫困村的党建工作如果不到位,脱贫致富就是一句空话,或者会大打折扣,党的脱贫政策就不能如期落实。
那么,淅川县的贫困村如何走出困境?如何脱贫致富奔小康?大河报记者了解到,淅川县深入推进“党建+”工作模式,力争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据介绍,截至今年4月份,该县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各级党组织96个,落实了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在扶贫一线的全覆盖。在全县所有贫困村新建、改建党群服务中心122个,落实培训经费、绩效工资和养老保险金5000余万元,实现基层党建工作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有阵地做事。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